杜牧寻春春已迟,可怜偏恋折残枝。
春丛亦有含花死,豆蔻丁香牧未知。
杜牧寻春春已迟,可怜偏恋折残枝。
春丛亦有含花死,豆蔻丁香牧未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与惋惜之情。首句“杜牧寻春春已迟”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牧寻找春天却已错过时节的故事,表达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哲理。接着,“可怜偏恋折残枝”一句,诗人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春天凋零景象的同情,同时“偏恋折残枝”则暗示了即使在春天即将消逝之时,仍有执着于美好事物的人或物,这种情感的执着与春天的衰败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后两句“春丛亦有含花死,豆蔻丁香牧未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春丛亦有含花死”描述了春天的花木虽在春丛中,但也有花朵凋谢、生命消逝的现象,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后半句“豆蔻丁香牧未知”则以“牧未知”为转折,暗指杜牧未曾体验或知晓豆蔻与丁香的美丽与凋零,以此表达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或遗忘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愁以及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
匡庐四大刹,各擅幽胜处。
栖贤与秀峰,石泉穷窈奥。
涧流作深碧,交树不可渡。
乱山渐合沓,仓翠纡无路。
岭开见归宗,昭旷豁云雾。
高标跨金轮,宝塔疑神造。
倒影入南海,长风洒印度。
精宇渐增修,梵呗摇天暮。
一节苾刍厨,山簌亦可茹。
我佛发金篦,人天作导护。
达哉贯休僧,共参玉版悟。
我最爱赵州,奇特发妙趣。
此心如顽石,入地若可住。
愿怀清净理,宗风亦不误。
晓发问莲社,远公应我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