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静照禅师塔》
《书静照禅师塔》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简老已归黄土陌,渊师今作白头翁。

百忧三十馀年事,陈迹山林草野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jìngzhàochánshī
sòng / wángānshí

jiǎnlǎoguīhuángyuānshījīnzuòbáitóuwēng

bǎiyōusānshíniánshìchénshānlíncǎozhō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书写于他为纪念一位名叫静照的禅师而立的塔时。通过这短暂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归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简老已归黄土陌,渊师今作白头翁。”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对人的影响。"简老"指的是年迈之人,而"归黄土陌"则隐含着生命的终结和回归自然的主题;"渊师"是对那位禅师的尊称,"今作白头翁"则表达了时间让人变老的无情事实。诗人通过这两句勾勒出生命从青春到老年的过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共同经历的沧桑巨变。

“百忧三十馀年事,陈迹山林草野中。”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反思。"百忧"指的是无数的忧虑和烦恼,而"三十馀年事"则是一个时间跨度,可能是指禅师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或事件;"陈迹山林草野中"则是这些往事留下的痕迹,如同被大自然所吞没的遗迹,展现了历史的长河和个体生命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对比简老与渊师的境遇,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望,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寻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考。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功力,将禅宗思想与个人情感融合,以诗为媒介,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永恒。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临江仙.壬午广州旧作

伏雨初收阑槛润,葛衫蕉扇新凉。

一年休负好时光。诗教蛮婢读,酒对马军尝。

他日谁修舆地志,岭南即是吾乡。

异名掇拾补群芳。龙牙和粥碗,莺爪压钗梁。

(0)

春光好.新年

新酒熟,早梅妍。久晴天。贴燕黏鸡坊宅遍,又新年。

休忆壶瀛旧事,且将诗酒随缘。

家计无多生愿足,五湖船。

(0)

四月朔蔡师愚仇徕之挈艇子寻青溪

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

半湾新涨飘英合,数叠苍山落照侵。

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

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0)

莫愁湖看雨

休蹄浮磬野,湿鬓落髹椽。

半暝湖吹雨,一痕山卧烟。

乱愁鸿雁底,旧句虎狼边。

对茗魂相语,棋坪换岁年。

(0)

初堂歌席戏为二绝·其一

十树秾桃压鬓才,似花人费蝶儿猜。

看看写影春灯底,飞满歌声水上台。

(0)

感旧,集定庵句

小别湖山劫外天,七襄报我定何年。

香兰自判前因误,空损秋闺一夜眠。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