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劳玉初先生劳山归去来图》
《题劳玉初先生劳山归去来图》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杨子渡扬子,椒山住焦山。

姓字巧曶合,古人邈难攀。

不谓遁世人,名山恰相关。

言访逢萌居,受姓溯其先。

赢秦昔乱纪,万户琅玡迁。

实惟劳山下,因山姓以传。

贤者避其世,得姓非徒然。

自有此山来,几阅海成田。

苍颜破涕笑,乃今见公还。

孤踪感行止,信矣非人权。

哀哉道丧世,本根必先颠。

末季坏礼法,首决三纲藩。

一老口卒瘏,沧流不可填。

天心忽盈荡,杀机动瀛寰。

我欲避蹄迹,一盻空九天。

先生正高卧,独拥松风寒。

半壁晃海日,犹梦先王观。

东坡咏遗逸,死灰或馀烟。

万一东园翁,翻然下商颜。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题为《题劳玉初先生劳山归去来图》。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杨子渡过扬子江,椒山寓居焦山的场景,引出对劳山及其历史的联想。劳山与隐士有关,劳玉初先生取姓于此,暗示了贤者避世的传统。诗人感慨时世变迁,礼法崩坏,表达了对道义沦丧的哀叹。

诗中提到赢秦之乱,琅玡人迁徙至劳山,强调了劳山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渊源。诗人感叹贤者如先生般选择避世,劳山见证了这些变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个人想要远离尘嚣的愿望。最后,诗人想象先生在高卧松风之中,仍怀揣着对先王之道的追忆,而自己则希望能像东园翁那样,从世俗中超脱出来。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劳山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和个人选择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渡江云.次周清真韵

潮平春水渡,雨余溅绿,断岸掩寒沙。

凤箫何处起,细听歌零舞歇是谁家。

重寻旧陌,尚省识、当日秾华。

人倦依、玉阑无语,谩自理宫鸦。相嗟。

千般离绪,万种悽怀,哽娇喉不下,还怕疑、新愁沾酒,轻梦笼纱。

多情照遍秦淮月,纵冷落、江上秋葭。

无限恨,年年瘦削菱花。

(0)

减字木兰花.董玄宰画禅小景册,次宝月韵

凌云健笔。挥洒鹅溪藤一匹。妙腕能无。

彷佛公孙剑气图。郑虔三绝。好抵青莲杯影月。

云白山青。惜墨寒林似李成。

(0)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二叫声

今日个山隐隐水迢迢。细瞧细瞧。者秋光为谁好。

猛添来绿鬓十年愁,算和那黄花一样造。

(0)

金缕曲·其二巴陵杜仲丹贵墀

此杜依然老。只一事、差强乃祖,时非天宝。

家在岳阳楼下住,容易吟魂飘到。

看尽那、洞庭秋好。

绿雨啼鸪斑竹岸,是古来、未竟伤心稿。

二十五,楚骚调。宣南记共风吹帽。

怎独自、鬓丝禅榻,焚香却扫。

中有水流云在意,懒向词场厮闹。

算已是、名心淡了。

昨夜游仙帆影挂,为寻君、转过黄陵庙。

霜与月,满湖缟。

(0)

三姝媚.用王碧山原韵

舞枫红半绽。甚飘零和他,旧鸥新雁。

短蜡低篷,又银筝脆语,写成依黯。

一段愁烟,镇迷却、白蘋芳苑。

试检青衫,洗向寒江,泪痕都减。今夜沙平水浅。

恨数叠蛮山,便同天远。

料得西楼照离悰,还有素蟾幽婉。

萍絮生涯,翻累到、高堂心眼。

只恐莼香秋浦,归来定晚。

(0)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其二十四

羞逐鸱夷放钓船。五湖明月秣陵烟。

过江名士如相问,姓字犹悬尺五天。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