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二叫声》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二叫声》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曲

今日个山隐隐水迢迢。细瞧细瞧。者秋光为谁好。

猛添来绿鬓十年愁,算和那黄花一样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辰阳道中的情景,通过山水的隐现和秋光的明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山隐隐水迢迢"以景写情,展现出道路遥远而景色朦胧,暗示着人生的迷茫与遥不可及。"细瞧细瞧"四字,仿佛诗人正在凝视眼前的一切,试图抓住稍纵即逝的青春与美好。

"者秋光为谁好"直接点出对秋日美景的疑问,暗含时光易逝,不知为谁停留之意。接下来的"猛添来绿鬓十年愁",诗人感叹岁月催人老,青丝转白,十年之间增添了深深的愁绪。"算和那黄花一样造"以黄花自比,黄花虽美,却也经不起秋风摧残,比喻自己的青春如同黄花般易凋零,流露出无奈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揭示,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对于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触。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初雪有怀

江南子月稀逢雪,子月今年雪可书。

近借晓光分客牖,远通春信到山居。

含沙细草纤纤出,破腊疏梅宛宛舒。

却忆海滨垂白叟,几时乘兴访吾庐。

(0)

毛给舍宅话旧限韵

燕歌声接楚歌声,别恨迢迢苦未平。

花少共怜春色晚,风多犹觉暮寒生。

十年奔走青山故,万里归来白发明。

倚醉不须谈往事,且围残局坐深更。

(0)

赠颐浩寺辨如海上人

行遍江湖老始归,故山犹有佛相依。

装轻惟贮吾徒赠,缘浅难留刺史衣。

贝叶编成看独久,昙花拈出笑曾微。

相寻欲了神交念,非是来参不二机。

(0)

还乡道中

晴山今日是归期,正值橙黄橘绿时。

囊箧不论羞涩否,示儿聊仅百篇诗。

(0)

战城南

战城南,死城北。为子死父臣死国。

朱轮不疾驰,铁骑不徐行。

宁为结缨死,不学投戈生。辱身降俘,委骨泥沙。

他人不论级,自己不遗名。嗟哉新安与长平。

(0)

鬼谷

鬼谷最深邃,千灵迷涧濒。

高风响冰叶,山根暖馀春。

未敢别人界,桃花是谷神。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