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声接楚歌声,别恨迢迢苦未平。
花少共怜春色晚,风多犹觉暮寒生。
十年奔走青山故,万里归来白发明。
倚醉不须谈往事,且围残局坐深更。
燕歌声接楚歌声,别恨迢迢苦未平。
花少共怜春色晚,风多犹觉暮寒生。
十年奔走青山故,万里归来白发明。
倚醉不须谈往事,且围残局坐深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毛给舍宅话旧限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毛给舍家中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岁月流转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首联“燕歌声接楚歌声,别恨迢迢苦未平”,以燕歌和楚歌的交织,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这种情感如同远行的路途一般漫长而痛苦,难以平息。颔联“花少共怜春色晚,风多犹觉暮寒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春日花朵稀少,让人惋惜春天的迟来;夜风阵阵,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寒冷,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颈联“十年奔走青山故,万里归来白发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间,为了生活奔波于青山之间,如今归来,却已两鬓斑白,表达了对时间飞逝、岁月沧桑的感慨。尾联“倚醉不须谈往事,且围残局坐深更”则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过去,不再沉溺于往事的回忆之中,而是选择在深夜与友人围坐,享受当下,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展现出诗人面对生活的乐观与洒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
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
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
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
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
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
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
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
尺素能相报,湖山若个忧。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
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
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
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
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
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
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白露变时候,蛩声暮啾啾。
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
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
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
且喜接馀论,足堪资小留。
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
归路岁时尽,长河朝夕流。
非君深意愿,谁复能相忧。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
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
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
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
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
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
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
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
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
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