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峡麓登中宿,寺记飞来有是哉。
若果飞来必飞去,不能飞去定飞来。
层云半掩千峰出,一水中流两岸回。
何事不同僧结伴,南浮北去入风埃。
维舟峡麓登中宿,寺记飞来有是哉。
若果飞来必飞去,不能飞去定飞来。
层云半掩千峰出,一水中流两岸回。
何事不同僧结伴,南浮北去入风埃。
这首诗名为《飞来寺》,由明代诗人杜渐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舟至峡麓,登临中宿,发现了一座名为“飞来寺”的寺庙。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这座寺庙的来历提出了疑问:“若果飞来必飞去,不能飞去定飞来。”这种对事物本质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哲学意味。
接着,诗人通过“层云半掩千峰出,一水中流两岸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层叠的云雾中,千峰若隐若现,一条河流在山间蜿蜒流淌,两岸景色各异,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何事不同僧结伴,南浮北去入风埃。”诗人表达了自己为何不与僧侣为伴,而是独自南来北往,最终融入尘世的感慨。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整体而言,《飞来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诗人对生命、存在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