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
《念奴娇》全文
宋 / 邵博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天然潇洒,尽人间、无物堪齐标格。

只与姮娥为伴侣,方显一家颜色。

好是多情,一年一度,首作东君客。

竹篱茅舍,典刑别是清白。

惆怅玉杵无凭,蓝桥人去,空锁神仙宅。

今日天涯凭马上,忽见轻盈冰魄。

恰似当年,温柔乡里,晓看新妆额。

临风三嗅,挽条不忍空摘。

(0)
翻译
天生自在,世间万物中无人能比其高洁。
它只与嫦娥为伴,才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最妙的是,每年一度,它最早成为春天的使者。
竹篱茅舍中的它,独具清白之风。
令人惆怅的是,那玉杵已无处寻觅,蓝桥仙人已离去,只留下空荡的仙境宅院。
如今在遥远的地方,骑马途中忽然看见了轻盈的冰晶。
就像当年,在温柔乡中,清晨欣赏它新妆的额头。
面对微风,我三次嗅闻,却舍不得空手采摘。
注释
潇洒:形容自然流畅,不受拘束。
堪:能够,足以。
姮娥:即嫦娥,月宫仙女。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典刑:典范,榜样。
蓝桥:传说中的地名,与神仙有关。
冰魄:冰雪般的纯洁。
温柔乡:比喻安逸舒适的环境。
晓看:清晨观看。
临风:面对着风。
挽条:摘取枝条。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由邵博所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细腻描绘。开篇“天然潇洒”四字,赞美了景致的清新脱俗,无人能及。嫦娥被比作伴侣,强调了其高洁之美,与竹篱茅舍构成了一幅清雅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那“玉杵无凭,蓝桥人去”的遗憾,暗示着人事变迁和仙踪难觅。然而,词人并未沉浸在哀伤中,反而在马背上远行时,意外地遇见了“轻盈冰魄”,这可能是月色或冰雪的意象,象征着纯洁与惊喜。

最后,词人将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温柔乡”和“晓看新妆额”相联系,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他临风闻香,对花爱不释手,却又不忍采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尊重和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邵博
朝代:宋

邵博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公济,洛阳人。邵伯温之次子。生年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绍兴八年(1138)赐同进士出身,次年(1139)出知果洲。二十二年(1152)被免去“左朝散大夫知眉州”之职。曾在雅州为官。后居犍为而卒。著有闻见後录三十卷。《四库总目》是书为续其父之闻见录,故称后录。
猜你喜欢

兴济

车如流水下平皋,骏马蹄轻未觉劳。

犹管送迎堤畔柳,临风疏影弄萧骚。

(0)

舟过青县用吴天章山人青县题壁韵诗

山人出山曾此来,黄鸡紫蟹颜一开。

我今归舟从此去,西风瑟瑟催装絮。

故原荒径复何如,昨夜梦接山中书。

我本无心学张翰,笑将华组换鲈鱼。

(0)

泊青县

扁舟秋水采芙蓉,夕照河亭乱草蛩。

堤畔暮鸦依老树,风前落叶应疏钟。

归人乘月来清啸,断雁鸣霜度远峰。

记得当年游览处,城边不见两株松。

(0)

过流河驿---在河间府青县

混混河流浊,荒荒岸草长。

陲人牵彩缆,远客逐牙樯。

水逝嗟浮世,云横望故乡。

百年能几日,奔走鬓毛苍。

(0)

奉和吟桥表妹丈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未步韵

长城万里叹朱殷,锁钥北门戎马间。

边塞风沙通草碛,鄜延烽火彻榆关。

功高西夏思韩范,归卧东山乐孔颜。

赢得嘉名民永戴,懔然胜国旧清班。

(0)

山西妇女爱梳高髻而面色多粗黑因诗以嘲之

高髻梳来时样妆,如何面色漆同光。

嘱卿且莫回头顾,赢得人称俏丽娘。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