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南方气候迟,罗衫十月尚相宜。
何人绣水衔杯日,不似金陵揽辔时。
天地风尘三尺剑,江湖岁月一篇诗。
只今已是功名晚,况待星星两鬓丝。
自是南方气候迟,罗衫十月尚相宜。
何人绣水衔杯日,不似金陵揽辔时。
天地风尘三尺剑,江湖岁月一篇诗。
只今已是功名晚,况待星星两鬓丝。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名为《赠别马谦叔宪史》。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自是南方气候迟,罗衫十月尚相宜。”以南方温暖的气候为背景,点出友人衣着适宜的季节,暗示离别之际的温馨与不舍。
颔联“何人绣水衔杯日,不似金陵揽辔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绣水衔杯象征欢聚,而金陵揽辔则暗指官场繁忙,对比之下更显离别的哀愁。
颈联“天地风尘三尺剑,江湖岁月一篇诗。”将个人命运与广阔世界联系起来,三尺剑代表了追求与奋斗,而一篇诗则是对过往岁月的记录与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尾联“只今已是功名晚,况待星星两鬓丝。”直抒胸臆,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求,两鬓斑白,岁月无情,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人生际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四十得官已不早,到官便说还家好。
未曾半载享荣华,何事终朝太烦恼。
金马从来有客栖,松门岂合无人扫。
男儿致身羡青云,君到青云即乞身。
受恩未报胡言去,有才不试空藏珍。
古来樵隐俱在野,看君岂是悠悠者。
满腹经书宜世用,平生意气羞人下。
驷马高车有祸机,君今此去未为非。
但恐圣世搜岩穴,我辈安忍负明时。
南归若访罗浮隐,为言贱子言若斯。
申胥哭秦庭,其志在存楚。
庾信哀江南,亡臣困羁旅。
吴子时卧薪,报仇不遑处。
越人未返国,妻妾为囚虏。
此邦久宴安,那能免侵侮。
宗庙见焚燬,臣主窜草莽。
今我整义旗,遥遥涉疆土。
岂不惮远役,王事怀靡盬。
晨征犯风雾,夜宿无室宇。
三军久暴露,饥寒亦已屡。
问罪宁尔邦,除残报明主。
嗟尔远道人,安知我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