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寂寥三月尽,落花重叠盖莓苔。
惜春眷恋不忍扫,感物心情无计开。
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琅玕绣段安可得,流水浮云共不回。
池馆寂寥三月尽,落花重叠盖莓苔。
惜春眷恋不忍扫,感物心情无计开。
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琅玕绣段安可得,流水浮云共不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不舍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开篇“池馆寂寥三月尽”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园林深处,三月尽时,春天即将过去,但落花如织,覆盖了原本应该生长的莓苔,显示出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和留恋。
接着“惜春眷恋不忍扫”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不愿意打扫掉这些代表着春天最后痕迹的落花。这里的“惜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哀伤。
“梦断美人沈信息”一句,诗人的思绪开始飘向远方,梦中与故人相见却又突然断裂,这份离愁难以排解。紧接着,“目穿长路倚楼台”则是诗人实际上凝视着通往故乡或故人之地的漫长道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渴望。
最后两句“琅玕绣段安可得,流水浮云共不回”,诗人通过对珍贵物品和美好时光难以获得的感慨,以及流水和浮动之云终究不会返回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于一切美好但又易逝的事物的无奈与怀念。
整首诗语言细腻,情感真挚,是一篇充满了对春光、故人和美好事物不舍之情的抒情佳作。
圣孝动天,瑞则应之。帝开绍熙,天实命之。
三宫燕娱,爱且敬之。禁籞翠华,时联幸之。
万葩其春,綵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卮醟之。
岂乐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欢,康衢咏之。
于牣灵沼,鱼鸟泳之。天光下临,邦家庆之。
煌煌牡丹,奇产并之。帝王称觞,亲捧迎之。
巍巍太皇,万寿称之。一德隆兴,圣益圣之。
维太平臣,尝比兴之。国英竦名,夏则姓之。
秾纤艳殊,美则评之。仁皇之祥,今亦订之。
尧父舜子,本天性之。龙楼鸡鸣,久温凊之。
晦明节宣,臣或诤之。瑜瑕未昭,事则镜之。
宸毫所传,神具听之。后三十年,臣则胜之。
金匮名山,尚克證之。
《光宗皇帝夏竦双头牡丹赋御书赞》【宋·岳珂】圣孝动天,瑞则应之。帝开绍熙,天实命之。三宫燕娱,爱且敬之。禁籞翠华,时联幸之。万葩其春,綵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卮醟之。岂乐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欢,康衢咏之。于牣灵沼,鱼鸟泳之。天光下临,邦家庆之。煌煌牡丹,奇产并之。帝王称觞,亲捧迎之。巍巍太皇,万寿称之。一德隆兴,圣益圣之。维太平臣,尝比兴之。国英竦名,夏则姓之。秾纤艳殊,美则评之。仁皇之祥,今亦订之。尧父舜子,本天性之。龙楼鸡鸣,久温凊之。晦明节宣,臣或诤之。瑜瑕未昭,事则镜之。宸毫所传,神具听之。后三十年,臣则胜之。金匮名山,尚克證之。
https://shici.929r.com/shici/dkTK6UH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