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平生误计然,春归无恙杖藜边。
梅花雪坞留残腊,泽国砧声带旧年。
沧海鱼丽空战舰,乌衣燕子过烽烟。
五陵冠佩追趋日,野老如持汉节偏。
落魄平生误计然,春归无恙杖藜边。
梅花雪坞留残腊,泽国砧声带旧年。
沧海鱼丽空战舰,乌衣燕子过烽烟。
五陵冠佩追趋日,野老如持汉节偏。
这首明代诗人王逢年的《海上岁朝作》描绘了诗人在漂泊中度过的新年景象。首句“落魄平生误计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际遇的感慨,暗示着曾经的抱负与现实的落差。次句“春归无恙杖藜边”则写出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坚韧地在杖藜相伴下欣赏春天归来。
“梅花雪坞留残腊,泽国砧声带旧年”两句通过梅花和砧声,勾勒出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以及旧年与新年交替的氛围。梅花在雪坞中残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砧声则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期盼。
“沧海鱼丽空战舰,乌衣燕子过烽烟”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大海上的战舰与乌衣巷口的燕子相对比,暗示着战乱的背景,尽管战舰空置,但烽火连天的战争并未远离。
最后一句“五陵冠佩追趋日,野老如持汉节偏”以五陵贵胄的意象,表达对往昔荣华的怀念,而“野老如持汉节偏”则寓言自己虽为平凡老人,却坚守着某种信念或忠诚,如同持节使者一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坚韧与对过去的反思。
江天雨霁秋光老,野气川云净如扫。
投空飞鸟杂落叶,极目斜阳衬衰草。
平沙争渡人鹄立,长亭下马障泥湿。
累累红果络青篾,未霜先摘犹酸涩。
客中虽云贪路程,买薪籴米常留行。
茆檐独坐待僮仆,不闻人声闻碓声。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