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感述》
《长安感述》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共怀铅椠入神京,谁识终童愿清缨。

颇有郁轮差自唱,每逢开阁愧多情。

不才敢怨吾年少,抱恨谁怜主圣明。

归去又应来万里,草茅偏动祝尧声。

(0)
鉴赏

这首《长安感述》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对京城长安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繁华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君王与国家的复杂情感。

首联“共怀铅椠入神京,谁识终童愿清缨。”以“铅椠”比喻文人写作的工具,暗示诗人带着文学梦想进入京城,但又有谁能理解他内心深处对清廉官职的向往呢?这里既有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颔联“颇有郁轮差自唱,每逢开阁愧多情。”“郁轮”可能是指某种乐器或音乐,诗人在这里自比为演奏者,表达自己在京城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甚至有时自我安慰地唱着自己的曲子,却因每次官府开启时的热闹场景而感到惭愧,暗含了对官场虚伪和自己未能融入其中的失落。

颈联“不才敢怨吾年少,抱恨谁怜主圣明。”诗人自谦并非无能之辈,却不敢抱怨年轻,而是心中充满了对未能得到君王明察的遗憾,表达了对公正与机会的渴望。

尾联“归去又应来万里,草茅偏动祝尧声。”诗人虽然暂时离开京城,但心中仍怀有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再次回到这片土地,即使身处民间(“草茅”),也愿意为君王(“祝尧声”)献上祝福,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复杂感受。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虞美人.庚子中秋遣悲

碧梧明烛秋如画,风露潇潇下。

小山金粟落闲阶,清月不知人恨又飞来。

海南一握愁难尽,但愿来生准。

博山炉冷夜如年,香死成灰灰死不成烟。

(0)

满江红.吴大帝庙

王座苔衣,拜遗像紫髯如乍。

想当日周郎陆弟,一时声价。乞食肯从张子布?

举杯但属甘兴霸。看寻常谈笑敌曹刘,分区夏。

南北限,长江跨。楼橹动,降旗诈。

欢六朝割据,从来谁亚?

原庙尚存龙虎地,春秋未辍鸡豚社。

剩山围衰草女墙空,寒潮打。

(0)

雪后登山

滕君似妒青山翠,万里峰峦铺玉碎。

苍凉四望野云低,江天静与茅亭对。

此时谁是景中人,王恭鹤氅难为绘。

我爱江天积雪幽,朗吟《雪赋》寄中流。

长江寂寞鱼龙没,坐向孤寒月影浮。

(0)

重游回澜寺·其一

百里支筇再到游,诗人元自爱探幽。

不须买得村头酒,醉杀满庭黄叶秋。

(0)

山居听雨

向晚关门卧,纱幮听雨眠。

秋声起林薄,凉意答山泉。

静许诗情得,清教俗虑捐。

至人何处梦,吾思本超然。

(0)

早春湖上遇雨

山色空濛雨更幽,落镫风里作春游。

剧谈往事浑忘倦,每恋清吟为少留。

云起忽遮岩畔寺,烟迷时下水边鸥。

徘徊未识梅花面,可是归舟载得愁。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