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相送处,无奈柳条长。
咒引天花落,经翻贝叶香。
浮杯吴水绿,飞锡海天苍。
后夜涵江月,应期到上方。
都门相送处,无奈柳条长。
咒引天花落,经翻贝叶香。
浮杯吴水绿,飞锡海天苍。
后夜涵江月,应期到上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僧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和对友情的深切感慨。
首联“都门相送处,无奈柳条长”,以都门为背景,点明送别的地点,通过“柳条长”这一细节,既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气氛,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不舍的情感。
颔联“咒引天花落,经翻贝叶香”,运用了佛教中的元素,咒语引来天花飘落,经书翻动时散发出的香气,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法的向往。
颈联“浮杯吴水绿,飞锡海天苍”,描绘了僧人乘船离开的情景,吴水泛着绿色的波光,海天一色,苍茫无际,象征着僧人归途的广阔与自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僧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后夜涵江月,应期到上方”,想象着夜晚江面上的月亮,预示着僧人将如期到达目的地,表达了对僧人归程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深情与佛教文化的韵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予心每淡泊,世路多变诈。
枭鸣与鵩怪,何用思弹射。
空山虽夜行,猛虎终不怕。
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胯。
七尺无竞躯,市人应亦讶。
有香知害身,抉脐见穷麝。
一朝珠出渊,百金未酬价。
尔寻远公去,絜钵庐峰下。
我趋仁义急,不解如陶谢。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踪。
其下长乐太守书,矫然变怪神渊龙。
薛老谁何果有意,千古乃与奇笔逢。
太守姓出东汉邕,名齐晋魏王与钟。
尺题寄我怜衰翁,刮青茗笼藤缠封。
纸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铁颗攒芙蓉。
光照陋室恐飞去,锁以漆箧缄重重。
茶开片銙碾叶白,亭午一啜驱昏慵。
颜生枕肱饮瓢水,韩子饭齑居辟雍。
虽穷且老不愧昔,远荷好事纾情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