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马一何多,来牧郊甸初。
大群几百杂,小群数十驱。
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乌。
或践麦无根,或齧树无肤。
牧卒殊不顾,抱鞭入民墟。
欲酒与之饮,欲食与之餔。
日暮卒醉饱,枕鞭当路隅。
茫茫非其土,谁念有官租。
国马一何多,来牧郊甸初。
大群几百杂,小群数十驱。
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乌。
或践麦无根,或齧树无肤。
牧卒殊不顾,抱鞭入民墟。
欲酒与之饮,欲食与之餔。
日暮卒醉饱,枕鞭当路隅。
茫茫非其土,谁念有官租。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郊野所见的壮观景象。他注意到国家的马匹众多,刚从城市来到田野放牧。成百上千的马匹,大的群聚数百,小的群则几十匹,它们活动时或聚集成蚁穴般密集,或散开如受惊的乌鸦。马匹们随意践踏麦田,啃食树木,显示出无人约束的放纵。
然而,负责放牧的士兵对此视而不见,他们只顾自己,甚至进入百姓的居所。诗人提出想要给这些马匹提供酒食,但显然并未得到回应。到了傍晚,马匹吃饱喝足后,士兵们枕着鞭子躺在路边,显然对这片土地并不关心,更没有人会想到这些马匹是公家的财产,需要征收官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对比,揭示了官马管理的疏忽和民间疾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玉貌无双。爱梅花疏影,淡倩成妆。
吟笺窗映绿,画箧笔生香。
酹夜月,泛湖光,正乐事方长。
怅霎时,凄风吹雨,泼散鸳鸯。音容飘渺仙乡。
但零纨剩粉,憔悴潘郎。莲波疑小步,铃语讶明珰。
徒仿佛,益悲凉。
触处断人肠,怎似他、无情草木,荣落相忘。
连宵噩梦讶纷萦。盼南天、一雁长征。
当暗风送雨秋窗冷,乡信到、陡地心惊。
那堪闻、驭鸾仙去,竟忙旋玉京。
底事遽婴奇疾,欲问苍冥。伤情。
花南燕北,记当年、听惯吟声。
画师六法,书圣三昧,指授分明。
到此时、遗编再展,只有脂墨如生。
空肠断,遥望慈云,热泪如倾。
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
扁舟直破重溟,身世共茫然。
腾起龙宫光怪,现出蜃楼变幻,日月浴双丸。
回首大江渡,更觉姿奇观。兰闺里,盈盈女,怯惊湍。
问谁似我帆底,巨浸纳胸宽。
但愿高堂百岁,安稳风波宦海,常此住来便。
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