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定王台·其二》
《登定王台·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羽旄钟鼓旧曾游,沟叶宫花迹尚留。

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

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登定王台(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站在高处,回忆往昔游历之地,感叹时光流转与历史变迁。

"羽旄钟鼓旧曾游"一句,以富有装饰的车马和军乐作为过往游历的象征,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接下来的"沟叶宫花迹尚留"则透露出这些往日繁华之处如今只剩下残留的痕迹。

第三、四句"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通过对古代名邦(秦雍、楚湘)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这也表达了一种站在历史长河中回望过去的姿态。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则是对故土的深情怀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界变迁的描绘。在这里,“月明”象征着清澈而静谧的夜晚,而“木落空山”则表达了秋天树叶纷飞,山野变得空旷的情景。

最后两句"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中,“极目长天”表现了诗人的视线与心灵的广阔,而“西风吹雁使人愁”则是在秋风中感受到了凄清之美和无尽的思绪。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在面对自然界变迁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诗意境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四时白纻歌二首·其一东宫春

洛阳城边朝日晖,天渊池前春燕归。

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

小苑花红洛水绿,清歌宛转繁弦促。

长袖逶迤动珠玉,千年万岁阳春曲。

(0)

霖雨诗

霏雨馀旬朔,濛昧日夜坠。

何以解愁怀,置酒招亲类。

啾啾丝竹作,伶人奏奇秘。

悲歌结流风,逸响回秋气。

(0)

献帝初童谣

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

唯有此中可避世。

(0)

《荀子》引逸诗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

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

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

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

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

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

狐狸而苍。

(0)

拟古十首·其九

汉宫起秋风,美人感团扇。

褰帷坐遥夜,含愁独长叹。

桃李笑白日,垂杨拂青丝。

既受春风荣,芳菲同一时。

苟欲令偏瘁,造化庸可欺。

愿君心如日,照物无恩私。

(0)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

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百家聚讼谩纷纭,正传宁到山中石。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

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

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

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