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旄钟鼓旧曾游,沟叶宫花迹尚留。
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
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
羽旄钟鼓旧曾游,沟叶宫花迹尚留。
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
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登定王台(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站在高处,回忆往昔游历之地,感叹时光流转与历史变迁。
"羽旄钟鼓旧曾游"一句,以富有装饰的车马和军乐作为过往游历的象征,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接下来的"沟叶宫花迹尚留"则透露出这些往日繁华之处如今只剩下残留的痕迹。
第三、四句"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通过对古代名邦(秦雍、楚湘)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这也表达了一种站在历史长河中回望过去的姿态。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则是对故土的深情怀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界变迁的描绘。在这里,“月明”象征着清澈而静谧的夜晚,而“木落空山”则表达了秋天树叶纷飞,山野变得空旷的情景。
最后两句"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中,“极目长天”表现了诗人的视线与心灵的广阔,而“西风吹雁使人愁”则是在秋风中感受到了凄清之美和无尽的思绪。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在面对自然界变迁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诗意境界。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
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
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
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
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
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
狐狸而苍。
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百家聚讼谩纷纭,正传宁到山中石。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
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
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
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