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问青神,借居黄叶君应可。
下噀无田,上洄赊酒,何事与天尽左。
好中岩,称笠影鸦锄,僧农双课。
便瀑径寻碑,经坛采药,世谁知我。年少青衿如昨。
来往嘉州,长向此间摇一舵。
几杵钟声,两朝山色,尽消向江楼佛火。
如今老,何计能陪应真坐。寺门锁。
夕阳烟,鹭鸶飞破。
笑问青神,借居黄叶君应可。
下噀无田,上洄赊酒,何事与天尽左。
好中岩,称笠影鸦锄,僧农双课。
便瀑径寻碑,经坛采药,世谁知我。年少青衿如昨。
来往嘉州,长向此间摇一舵。
几杵钟声,两朝山色,尽消向江楼佛火。
如今老,何计能陪应真坐。寺门锁。
夕阳烟,鹭鸶飞破。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赵熙所作的《斗百草·过中岩》。诗人以轻松诙谐的口吻,向青神山神询问是否可以借居在满是黄叶的山中。他描绘了山中的生活,如泉水灌溉无田,只能徒步往返赊酒,感叹与自然的不协调。诗人自嘲为僧农兼修,表示即使在瀑布边寻找碑文,在经坛采药,世人可能并不理解他的志趣。
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常乘船往来嘉州,频繁造访中岩,享受着钟声、山色和佛火带来的宁静。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诗人已老去,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陪伴僧人静坐。最后,他以夕阳、烟雾和飞翔的鹭鸶作为结尾,渲染出一种寂寥落寞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秦子我所爱,词若秋风清。
萧萧吹毛发,肃肃爽我情。
精工造奥妙,宝铁镂瑶琼。
我虽见之晚,披豁尽平生。
又闻与苏公,复与子同行。
更酬而迭唱,钟磬日撞鸣。
东吴富山水,草木馀春荣。
悲予独契阔,不得陪酬赓。
年年西风白露天,烂醉村酿秋池原。
今年杜门不复出,为爱我庭风日宽。
东西相望两丛竹,正色森森立青玉。
朝烟暮雨恣陵夺,翠凤文章终郁郁。
石榴新栽果不实,下有萧条冒霜菊。
人情虽欲荐我酒,物意岂愿赢君菊。
东栏黄葵色贵丽,气压满栏香扑蔌。
月桂凄凉何足数,蛛网挂虫窘如束。
安能卒岁不改芳,正自荣枯随众木。
陶陶吾意方有在,琐琐眼前安足录。
朝来默坐有佳思,病去身轻如脱梏。
从来北客望江南,何用登楼伤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