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
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
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
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
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诗人通过精美的景物描述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自己登临高阁,观赏自然之美的喜悦心情。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开篇即以流动的溪水和转折的山势,勾勒出一幅动感的画面。"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中,“群山”与“合沓”形成对比,突显了山脉连绵不绝的壮观,而“断作青玉玦”则以精美的玉饰比喻溪流的清澈和曲折之美。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一句,诗人转向山谷中的居民生活,"万家邑"描绘出一个繁华而宁静的村落景象,而"箫鼓乐芳节"则通过听觉感受表现了农耕时节的和谐与喜悦。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中,“仲春”指的是初夏之际,"卉木丽"形容植被繁茂,而"红绿晚明灭"则捕捉了植物在日光照射下的生动色彩变化。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一句,通过对高耸建筑与低矮树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仰望时的心境和视野的开阔。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中,“川云”、“断还续”传递出自然界动静相宜的美,而“谷鸟鸣复歇”则描绘了鸟儿在山谷间自由翱翔,时而高声歌唱,时而安静栖息的情景。
最后,"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表达了诗人不舍昼夜之美,不愿离开此地的意愿,以及对未来更美好日子的期待和等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