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双溪阁》
《登双溪阁》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

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

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

(0)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流。
浮天光:映照天空。
北骛:向北飞翔的鸟。
西折:转向西方。
群山合沓:群山连绵。
青玉玦:断裂的青玉手镯。
万家邑:万家灯火的城市。
箫鼓:吹奏的箫和鼓。
仲春:春季中期。
卉木丽:花草美丽。
红绿晚明灭:红绿色彩在黄昏时明灭。
重楼:高楼。
木末:树梢。
川云:河流上的云。
谷鸟:山谷中的鸟。
兴阑:兴致已尽。
芳月:美好的月夜。
翻译
清澈的溪水映照着天空的光芒,北边的鸟儿向西飞翔转弯。
连绵的群山如波涛般涌来,像被打断的青玉镯子。
市中心围绕着万家灯火,箫鼓声庆祝着美好的节日。
仲春时节花草繁盛,红绿交织的色彩在黄昏时分忽明忽暗。
高楼矗立在城角,登高远望直到树木的顶端。
河流上空的云彩时断时续,山谷中的鸟儿叫声时起时歇。
兴致已尽但仍未归去,留下酒宴等待美好的月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诗人通过精美的景物描述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自己登临高阁,观赏自然之美的喜悦心情。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开篇即以流动的溪水和转折的山势,勾勒出一幅动感的画面。"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中,“群山”与“合沓”形成对比,突显了山脉连绵不绝的壮观,而“断作青玉玦”则以精美的玉饰比喻溪流的清澈和曲折之美。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一句,诗人转向山谷中的居民生活,"万家邑"描绘出一个繁华而宁静的村落景象,而"箫鼓乐芳节"则通过听觉感受表现了农耕时节的和谐与喜悦。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中,“仲春”指的是初夏之际,"卉木丽"形容植被繁茂,而"红绿晚明灭"则捕捉了植物在日光照射下的生动色彩变化。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一句,通过对高耸建筑与低矮树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仰望时的心境和视野的开阔。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中,“川云”、“断还续”传递出自然界动静相宜的美,而“谷鸟鸣复歇”则描绘了鸟儿在山谷间自由翱翔,时而高声歌唱,时而安静栖息的情景。

最后,"兴阑未能返,留酌待芳月"表达了诗人不舍昼夜之美,不愿离开此地的意愿,以及对未来更美好日子的期待和等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其一

师住一庵几何年,山深更过灵隐前。

遗我江南几张纸,中有寒枝真契禅。

(0)

蒋十一丈以重九雨昨有诗约闰九二首次韵·其二

谁念渊明载酒过,杜陵愁思只悲歌。

催租岂败潘郎意,语到愁边自不多。

(0)

次韵才叔和陈大用七夕绝句·其四

入秋逢节重星车,今闰中秋有折磨。

夜夜银河映牛女,稍凉相过望君多。

(0)

劝农毕事呈同官·其三

扶犁感尔陇头人,自古民生合在勤。

五斗空餐惭令尹,可怜无补及毫分。

(0)

水仙

璧琮行洛佩,雨约过阳台。

正使枝难好,风标故似梅。

(0)

紫薇花

手植盘洲圃,心怀西掖垣。

至今花萼上,雨露有深恩。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