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数下毕,今我少高门。
钱少婢不嫁,财多奴共婚。
各各服父祖,家家卖子孙。
自言望性望,声尽不可论。
古人数下毕,今我少高门。
钱少婢不嫁,财多奴共婚。
各各服父祖,家家卖子孙。
自言望性望,声尽不可论。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王梵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
首句“古人数下毕,今我少高门”对比古代与现今,暗示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变迁。接着,“钱少婢不嫁,财多奴共婚”揭示了金钱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贫者难以获得基本的人权,而富者则可以随意支配他人。
“各各服父祖,家家卖子孙”进一步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屈从于传统礼教,甚至将子女作为交易的工具。最后,“自言望性望,声尽不可论”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无奈与绝望,即使有愿望也无法诉诸言语,凸显出社会的冷漠与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命运,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社会不公的无声抗议。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四十二年。
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
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何人解,问无常火里,铁打身坚。须臾便是华颠。
好收拾形体归自然。
又何须着意,求田问舍,生须宦达,死要名传。
寿夭穷通,是非荣辱,此事由来都在天。
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
月白万瓦霜,露重四山雨。
开门忽惊叹,秋色已如许。
去蜀如昨日,坐阅四寒暑。
无才屏朝迹,有罪宜野处。
平生万里心,收敛卧环堵。
朱颜逝不留,白发生几缕。
人言尺蠖屈,要有黄鹄举。
功名非老事,岁晚忍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