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飞神不住,未到眼先明。
山岂过江好,心终背郭清。
村名犹杜曲,相业自端平。
再拜吾何敢,凄然愧后生。
欲飞神不住,未到眼先明。
山岂过江好,心终背郭清。
村名犹杜曲,相业自端平。
再拜吾何敢,凄然愧后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铎所作的《游灵岩谒杜清献公读书处》。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灵岩山时,对杜清献公读书处的感慨与敬仰之情。
首句“欲飞神不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向往,仿佛灵魂已经飞向了那神秘的地方,无法抑制。接着“未到眼先明”则描绘了一种视觉上的预感,还未真正到达目的地,心中已充满了明亮与期待。
“山岂过江好,心终背郭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山的美与家乡的清静进行比较,强调了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追求。这里的“心终背郭清”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村名犹杜曲,相业自端平”则通过提及杜曲这一地名,以及杜清献公的高尚品德和事业成就,进一步深化了对杜公的敬仰之情。杜曲作为杜甫的故乡,这里暗含了对杜清献公品格的赞美。
最后,“再拜吾何敢,凄然愧后生”表达了作者面对杜公遗风的谦逊与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后辈的期许与责任感。通过“再拜”这一动作,展现了对杜公的深深敬意,而“凄然愧后生”则体现了对自己未能达到杜公高度的自省与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也蕴含着对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巷战无人,剩雕梁一桁,九条罗帕。
再拜皇天,以次纵容齐挂。
贼至仰视而惊,似听得精灵交骂。
但吞声肢箧奔逃,不敢临风呼吒。
廉姬小妹还魂亚,妾为尼、妹婚而寡。
残躯两两等耄耋,鬼伯当时同赦。
再生已证无生,死者无殊生者。
算清明风雨,又到甲申年也。
烛灺铜盘矣。挂絺衣、几枝萝薛,晚风吹起。
猿笛雁筝声拉杂,一带天河斜指。
论甲子、大夫强仕。
不信东方编贝稳,笑昌黎、早落期期齿。
浑未免、聊复耳。饥驱我亦愁无底。
揖诸侯人呼上客,自称狂士。
十载黄齑酸到骨,嚼出宫商角徽。
丰年少、甘为荡子。
大噱仰天天也闷,肯登堂、浪进先生履。
沦落感、竟如此。
一圆无著。嗟天龙鬼畜,暗中摸索。
想老衲、金钩挂处,伴花雨登台,饭香浮钵。
潦倒东坡,五戒祖、前身衣脱。
认三生故物,探得环时,是我非错。茫茫转轮死活。
只胸旁玉在,温润如昨。
打不破、圈里机关,更儿女牵缠,酒肉耽搁。
项后灵光,险些被、业风吹落。
向当中、一敲两段,省伊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