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廿五日夜写进士榜复命》
《二月廿五日夜写进士榜复命》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花隐兰灯夜,香浮虎榜春。

飞腾瞻日月,感会在风云。

匡坐听寒漏,鸣珂候紫宸。

长安闻揭晓,尽夕有行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二十五日夜间写进士榜时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情怀与科举考试的紧张氛围。

首句“花隐兰灯夜”,以“花隐”象征着科举考场中考生们的才华如花朵般隐匿,等待绽放;“兰灯夜”则营造出夜晚考场内灯火通明、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次句“香浮虎榜春”,“虎榜”是科举时代录取榜的别称,“春”字不仅指季节,也暗喻着希望与生机,整句表达了对新科进士们才华横溢、春风得意的赞美。

“飞腾瞻日月,感会在风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新科进士们比作展翅高飞的雄鹰,他们的人生即将迎来辉煌的时刻,如同日月般耀眼。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人才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与风云共舞,影响时代的走向。

“匡坐听寒漏,鸣珂候紫宸”描绘了新科进士们在等待宣读榜文时的场景。他们正襟危坐,倾听时间的滴答声,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当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宣读时,他们将骑着马(鸣珂)前往皇宫(紫宸),接受朝廷的表彰和任命。

最后一句“长安闻揭晓,尽夕有行人”点明了科举考试结束后,长安城内将满是前来祝贺或准备赴任的行人们,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喜悦与忙碌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学子们追求功名的艰辛与荣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三至轩诗·其一

晢晢绘云手,弱冠绘楚云。

焚兰媚累灵,糈粲款湘君。

沿湘至章江,菉施犹沾芬。

时乃遘多艰,日诵湘累文。

(0)

怀唐士享

康衢久荆榛,千载行踪少。

曲径事奔驰,纷纷竞妍巧。

讵意岁寒翁,弄月溪山晓。

见我岁年忘,索我形骸表。

归去日月长,佳音良不杳。

珍重暮日光,同向了中了。

(0)

古意·其二

庭院春已半,车声来何迟。

重门白昼夜,不敢挂杨枝。

见君尚羞颜,低头自敛眉。

愿为素馨花,采择袖君怀。

君怀良不洽,贱妾长薰衣。

(0)

梦中吟

高楼昼捲珍珠箔,情漠漠,佳人睡起罗衫薄。

一双语燕挟春娇,傍人飞过香泥落。

(0)

植竹

寒风飕飕吹我屋,我欲禦风遍栽竹。

他年绕屋森琅玕,静扫苍苔对修绿。

(0)

又和漫成四首·其一

谈麈顿销夷檄变,思莼忽动故园心。

南人引领惊相问,为爱甘棠一片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