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郡楼送茂秦之京》
《于郡楼送茂秦之京》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把酒高楼眺暮春,孤城落照浊漳滨。

自怜白发常为客,谁道青山不负人。

西署诗名干气象,中原宦迹任风尘。

元龙未下当时傲,湖海看君意转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于郡楼送茂秦之京》。诗中描绘了诗人于高楼之上饮酒赏景,眺望暮春时节的景色,孤城与落日映照在浊漳河畔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虽年华老去,却仍漂泊他乡的感慨,同时也对友人即将前往京城的前程寄予厚望,希望青山不改,友情长存。

首联“把酒高楼眺暮春,孤城落照浊漳滨”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孤独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在高楼之上,举杯饮酒,远眺着暮春的美景,远处的孤城被夕阳的余晖映照,与浊漳河畔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颔联“自怜白发常为客,谁道青山不负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自怜年华已逝,却仍四处漂泊,无人理解。然而,他坚信青山不会辜负任何人的期待,寓意着友情和信念的永恒。

颈联“西署诗名干气象,中原宦迹任风尘”转而赞美友人茂秦的才华和经历。西署象征着友人的文学成就,而中原宦迹则指其在官场的历练,尽管身处风尘之中,但其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尾联“元龙未下当时傲,湖海看君意转亲”以三国时期的豪杰陈元龙为例,表达了对友人茂秦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期待着与友人之间的友情能够更加深厚,如同广阔的湖海一般,深邃而广阔。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友谊深化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后閒情十二章·其十二

退红休洗旧胭脂,转绿回黄恐后时。

愧抱痴心供曲谅,暂挑风语耐沈思。

渡江何日迎桃叶,倚笛无心唱柳枝。

相约试灯圆月夜,拓笺细谱定情诗。

(0)

后閒情十二章·其九

河自东流汉北流,茫茫无地筑琼楼。

榴花易惹红裙妒,春水难湔紫玉愁。

半晌牵衣当慰藉,更番迎睐作勾留。

荷华自护双巢翠,不管芦阴有泊鸥。

(0)

有所悼

忧折无亲属,孤棺寄北邙。

春庭吊遗影,旧树郁凄霜。

慧至能消福,欢沈孰致伤?

连云台百尺,歌舞自低昂。

(0)

观化四绝句·其三

震旦撞晚钟,西民方旰食。

健臂能捕蝉,螳螂等狮力。

(0)

浩歌行十章·其十

剑光击碎愁不消,且骑朱凤凌风翱。

手持明月照太古,恍然坐我青天高。

金仙控鹤自天下,长揖相邀游太华。

太华终不可以久居,秦皇汉帝今何如?

(0)

再题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六如是室

山恒如是室如是,一晌栖迟似去年。

何必炷香参白业,金刚四句会当前。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