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梨花傍晚看,月光如水漾轻寒。
为怜明日知何处,试借春风暂倚阑。
最爱梨花傍晚看,月光如水漾轻寒。
为怜明日知何处,试借春风暂倚阑。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至昌平与客月下看主人后园梨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最爱梨花傍晚看”,表达了诗人对傍晚时分梨花的独特喜爱,可能是因为此时的梨花在夕阳余晖中别有一番韵味。"月光如水漾轻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将皎洁的月光比作流水,暗示了园中梨花在月色下的朦胧美,微带凉意,更显清冷。
"为怜明日知何处",诗人流露出对梨花盛开的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他不知道明日梨花又将在何处绽放,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试借春风暂倚阑",诗人借春风之助,仿佛想留住这一刻的美好,暂且倚靠栏杆,静静地欣赏这月下梨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整首诗以梨花为载体,通过描绘傍晚月色下的梨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景色的诗性感悟。
嚣尘尽扫,碧落辉腾,元宵三五。更漏永、迟迟停鼓。
天上人间当此遇。
正年少、尽香车宝马,次第追随士女。
看往来、巷陌连甍,簇起星毬无数。
政简物阜清闲处。听笙歌、鼎沸频举。
灯焰暖、庭帏高下,红影相交知几户。
恣欢笑、道今宵景色,胜前时几度。
细算来、皇都此夕,消得喧传今古。
排备绮席成行,炉喷袅、沈檀轻缕。
睹遨游彩仗,疑是神仙伴侣。欲飞去、恨难留住。
渐到蓬瀛步。愿永逢、恁时恁节,且与风光为主。
泥行郭索其神全,枯枝独抱吟风仙。
细腰追逐相后先,画眉双栖斗婵娟。
一鸣一止俱自然,老猴如鬼踞石边。
游蜂何为过其前,水禽伺鱼双眼穿。
久而无得倦欲眠,鸲之鹆之高树巅。
俯视螳臂为垂涎,之虫不作名利牵。
饮啄之外何所便,人生扰扰真可怜。
笑谈对面森戈鋋,王侯蝼蚁俱埃烟。
大年未可笑小年,世间唯有虫能天。
天公大恶处,妒我喜晴诗。
当与妻子别,急雨纷交驰。
小孙送我行,屡止不肯归。
老夫骨肉情,能不酸且悲。
日暮投历山,倦极不得栖。
故人情义重,杯酒煦妪之。
老友亦适至,良会非所期。
人生孰非梦,此梦亦已奇。
我倦欲先睡,径与主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