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天宇阔,日月不暂闲。
常将古今骨,裨作北邙山。
山高势已极,犹自凋朱颜。
汉家天宇阔,日月不暂闲。
常将古今骨,裨作北邙山。
山高势已极,犹自凋朱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和境界。开篇“汉家天宇阔,日月不暂闲”两句,展现了广阔的天地与奔流不息的时间,从而烘托出一种宏大无边的历史与时空背景。
“常将古今骨,裨作北邙山”一句,则表明诗人以历史先人的精神遗产为己任,将其化作北邙山之巍峨。这里,“骨”指的是古代英雄豪杰的精神象征,而“裨”则是用来比喻这种精神如何在诗人心中生根发芽,形成为一种不朽的存在。
最后两句“山高势已极,犹自凋朱颜”更进一步描绘了北邙山之高峻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尽管山势达到极致,但这山依旧在岁月中渐渐失去它曾经的红润颜色,这里有着对时间流逝、事物无常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精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与超越的追求,以及面对时光流转时保持不屈不挠精神状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