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孤城雨点斑,送君恰似送春还。
蚕天好茧晴初结,水殿眠龙昼不关。
中散风流传海上,建安词赋落人间。
别愁定托江门月,直映淞南第九山。
白石孤城雨点斑,送君恰似送春还。
蚕天好茧晴初结,水殿眠龙昼不关。
中散风流传海上,建安词赋落人间。
别愁定托江门月,直映淞南第九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联“白石孤城雨点斑,送君恰似送春还”,以白石孤城和雨点斑驳的景象为背景,渲染出送别的凄美氛围,将离别比作送走春天,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颔联“蚕天好茧晴初结,水殿眠龙昼不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归途比作蚕茧初结,寓意着友人即将迎来新的开始;同时,“水殿眠龙昼不关”则暗示友人归途中的宁静与安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颈联“中散风流传海上,建安词赋落人间”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名声,中散指的是古代隐士,此处借指友人如隐士般超凡脱俗;建安词赋则是指三国时期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文采斐然,影响深远。
尾联“别愁定托江门月,直映淞南第九山”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将别离的哀愁寄托于自然景色之中,想象友人在归途中,月光洒在江门之上,映照着淞南第九山,这一画面既美丽又充满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怀念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文化内涵。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
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
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
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
莫道长安一步地,马头西去几时回。
与君后会知何处,为我今朝尽一杯。
避暑府西亭,晚归有闲思。
夏浅蝉未多,绿槐阴满地。
带宽衫解领,马稳人拢辔。
面上有凉风,眼前无俗事。
路经府门过,落日照官次。
牵联缧绁囚,奔走尘埃吏。
低眉悄不语,谁复知兹意。
忆得五年前,晚衙时气味。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
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
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
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
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
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
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
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