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忽要离川东,自信何须问卜翁。
七水大都如屋下,一山小半入城中。
沙鲜近市柈多蛤,海气通村井或虹。
有片閒心无所作,画图诗律两争工。
移家忽要离川东,自信何须问卜翁。
七水大都如屋下,一山小半入城中。
沙鲜近市柈多蛤,海气通村井或虹。
有片閒心无所作,画图诗律两争工。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西川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搬家离开川东时的情景和所见景色。首句“移家忽要离川东”,表达了诗人突然决定搬家的决定,透露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接下来的“自信何须问卜翁”则显示出诗人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认为无需借助占卜来寻求指引。
诗的三四句“七水大都如屋下,一山小半入城中”,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川东地区水网密布,河流众多,仿佛房屋坐落在水下,而山势则部分地融入城市之中,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处。
第五六句“沙鲜近市柈多蛤,海气通村井或虹”,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独特的地理风貌,近市的沙滩上生活着各种海鲜,村井间甚至可见海上的水汽幻化为彩虹,充满了浪漫和诗意。
最后一句“有片閒心无所作,画图诗律两争工”,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即使在忙碌的搬迁过程中,他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无论是绘画还是诗歌创作,都力求精益求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川东地区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体现了沈周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
初日煦煦照鸡豚,马牛服皂治田园。
时清吏廉赋易简,丈人无事,修整闺门。
大儿授孝经,中子授论语。
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
有时察举高宦,无事可以啜菽饮水乐儒素。
昨者少妇初上堂,先从中妇问公妪。
中妇初时来,得之于大妇。
我家诸妇诚易为,羹臛粗可办,织作不务绣与絺。
公妪日高坐,抱接孙雏嬉。
卜筑在城市,了无尘事干。
亭深寻屡转,林密造无端。
叠石开云细,穿池得月宽。
当门银杏古,披磴壁萝寒。
闻有三危露,时滋九畹兰。
扫苔侵鹤迹,选竹作渔竿。
丘壑道仍在,琴尊乐未阑。
方期汉阴灌,归考涧中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