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在城市,了无尘事干。
亭深寻屡转,林密造无端。
叠石开云细,穿池得月宽。
当门银杏古,披磴壁萝寒。
闻有三危露,时滋九畹兰。
扫苔侵鹤迹,选竹作渔竿。
丘壑道仍在,琴尊乐未阑。
方期汉阴灌,归考涧中槃。
卜筑在城市,了无尘事干。
亭深寻屡转,林密造无端。
叠石开云细,穿池得月宽。
当门银杏古,披磴壁萝寒。
闻有三危露,时滋九畹兰。
扫苔侵鹤迹,选竹作渔竿。
丘壑道仍在,琴尊乐未阑。
方期汉阴灌,归考涧中槃。
此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隐逸幽静的园林景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的和谐融合。
首句“卜筑在城市,了无尘事干”点明园林位于繁华都市之中,却能与世俗纷扰隔绝,营造出一片宁静自得的世外桃源。接着,“亭深寻屡转,林密造无端”描绘了园林内曲径通幽、绿树成荫的景象,仿佛步入其中便能忘却外界的喧嚣。
“叠石开云细,穿池得月宽”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园林的精致布局与巧妙设计,石阶蜿蜒,如同云雾缭绕;池水清澈,映照着满月的光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当门银杏古,披磴壁萝寒”通过古老的银杏树和攀爬的藤蔓,不仅增添了园林的历史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闻有三危露,时滋九畹兰”则借用了神话中的三危山与兰花,象征着高洁与清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扫苔侵鹤迹,选竹作渔竿”描绘了园林中的一片宁静与闲适,扫去青苔,仿佛是为仙鹤留下的足迹;选择翠竹作为垂钓的工具,更显出诗人的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
最后,“丘壑道仍在,琴尊乐未阑”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仍坚守着自然与艺术的追求,琴声悠扬,酒樽不空,生活充满了乐趣与诗意。
“方期汉阴灌,归考涧中槃”则是对未来的憧憬,期待着在汉水之阴种植树木,回归到山涧生活的宁静与简单之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
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
趁旌旗、谷莺娇啭。
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
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
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深庭夜寂,但凉蟾如昼。
鹊起高槐露华透。
听曲楼玉管,吹彻伊州,金钏响,轧轧朱扉暗扣。
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怎不相寻暂携手。
见淡净晚妆残,对月偏宜,多情更、越饶纤瘦。
早促分飞霎时休,便恰似阳台,梦云归後。
清霜飞入蓬莱殿。
别进云裘软。
却回宸虑念多寒,诏语日边亲遣。
冰蚕绵厚,金雕锦好,永夜缝宫线。
红旌绛旆迎星传。
喜气欢声远。
庙堂勋旧使台贤,领袖坐中争绚。
天香馥郁,君恩岁岁,一醉春生面。
御水毂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
曲坞藏春,朱户翠竹参差。
过墙花、娇无限思,笼槛柳、低不胜垂。
海棠枝。
为东君爱,未敢离披。
迟迟。
日华融丽,悠扬丝管,掩冉旌旗。
喜入繁红,坐来开尽不须吹。
听莺迁、还思上苑,约凤浴、应展新池。
促归期。
燕飞蝶舞,特地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