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
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
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这首诗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描绘和颂扬。"黑白两回开佛眼",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直观洞察,不受外相的束缚;"不系一法出莲丛"则说明了超越一切教条,自然而然地展现智慧。"真空不坏灵智性"强调了佛性的永恒和清净,而"妙用恒常无作功"则揭示了一种自然无为的境界,不需要任何人为的修行。
接着"圣智本来成佛道"说明了智慧与佛道的本质是一致的,寂静中自圆融;"寂光非照自圆通"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智慧和真理是自然明了,不需要外在的照耀或修证。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禅意,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深邃悠远的哲思。
凭几无聊昼掩扉,芬芬晴气减春衣。
隔帘相应莺初语,背日连飞雁北归。
莫逆交游千里别,远来音信两年稀。
追寻旧事成幽梦,触物心行事事非。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
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
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悬绣帐,结罗巾,谁更熏沈炷。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
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
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
后堂芳树阴阴见。疏蝉又还催晚。
燕守朱门,萤粘翠幕,纹蜡啼红慵剪。纱帏半卷。
记云亸瑶山,粉融珍簟。
睡起援毫,戏题新句谩盈卷。
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
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蓬山恨远。
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