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
《歌》全文
唐 / 万回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

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0)
翻译
如同黑与白交替开启佛的眼界,不依附任何法则从莲花中涌现。
在空无一物中,智慧的本质不被破坏,奇妙的应用永恒存在无需特意作为。
神圣的智慧原本就成就了佛的道路,寂静的光芒无需照射,自然达到圆满通达。
注释
黑白两回:比喻事物的两个极端或变化的过程,这里指修行中的悟性变化。
佛眼:佛的视角,象征着洞察一切的智慧。
不系一法:不依赖任何特定的方法或形式。
莲丛:莲花丛,象征佛教中的清净和觉悟。
真空:超越有无的绝对真实,指最高的真理境界。
不坏:不变、永恒。
灵智性:灵活而深刻的智慧本质。
妙用:神奇而恰当的应用。
无作功:没有造作,自然而然的状态。
圣智:神圣的、超凡的智慧。
本来:本质上,从来。
成佛道:达到佛的境界。
寂光:寂静的光芒,比喻内心的平和与明澈。
非照:不需要外在的照亮。
自圆通:自己达到完美无缺、通达无碍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描绘和颂扬。"黑白两回开佛眼",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直观洞察,不受外相的束缚;"不系一法出莲丛"则说明了超越一切教条,自然而然地展现智慧。"真空不坏灵智性"强调了佛性的永恒和清净,而"妙用恒常无作功"则揭示了一种自然无为的境界,不需要任何人为的修行。

接着"圣智本来成佛道"说明了智慧与佛道的本质是一致的,寂静中自圆融;"寂光非照自圆通"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智慧和真理是自然明了,不需要外在的照耀或修证。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禅意,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深邃悠远的哲思。

作者介绍

万回
朝代:唐

唐僧。虢州阌乡人,俗姓张。据说其兄久戍辽阳,母忧甚,万回朝往视之,暮持兄书归,因号万回。高宗时得度,武则天时诏入内道场,号法云公。安乐公主将谋逆,回遇之唾曰:“腥不可近!”不久安乐果诛。玄宗在藩,曾私谒万回,回预言玄宗将为五十年太平天子。卒,赐号国公,图形集贤院。
猜你喜欢

江上晚步

镜潭磨青空,璧月侵江渌。

揽衣弄清泚,烱烱月在掬。

泠然适我口,肝膈贮冰玉。

流光顷百变,一玩不可复。

归来尽馀樽,醉卧媚幽独。

羲娥偶相怜,岁往如破竹。

馀生枕中付,勿问黄粱熟。

(0)

席太君挽辞二首·其一

贤配无前古,传家有子贤。

四灵来荐瑞,一鹗已摩天。

蒿里迷长夜,悲笳惨暮烟。

萧萧原上路,犹想驾云軿。

(0)

春日有怀诸友

凭几无聊昼掩扉,芬芬晴气减春衣。

隔帘相应莺初语,背日连飞雁北归。

莫逆交游千里别,远来音信两年稀。

追寻旧事成幽梦,触物心行事事非。

(0)

含云寺书事三首·其二

夹屋青松长数围,午风摇影舞僛僛。

幽禽叶底鸣相应,时引残声过别枝。

(0)

蓦山溪·其二和鹜州晏倅酴醾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

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

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悬绣帐,结罗巾,谁更熏沈炷。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

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

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

(0)

齐天乐·其一和周美成韵

后堂芳树阴阴见。疏蝉又还催晚。

燕守朱门,萤粘翠幕,纹蜡啼红慵剪。纱帏半卷。

记云亸瑶山,粉融珍簟。

睡起援毫,戏题新句谩盈卷。

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

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蓬山恨远。

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