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七》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七》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胸怀万事不须留,珍重年光是壮游。

一树珊瑚千里月,早从贝叶悟浮沤。

(0)
鉴赏

这首诗以“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七)”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感悟。

首句“胸怀万事不须留”,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执着于世事的纷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接着,“珍重年光是壮游”,强调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性,将人生比作一次壮丽的旅行,鼓励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成长与体验。

“一树珊瑚千里月”,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珊瑚象征着珍贵与美好,而千里月则代表了广阔与永恒。整句描绘了一幅珊瑚树下,月光照耀的美丽景象,寓意着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最后一句“早从贝叶悟浮沤”,借用佛教中的“贝叶经”和“浮沤”来表达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理解。贝叶经是古代印度僧侣抄写佛经的载体,而浮沤则是水面上短暂存在的泡沫,以此暗示人生如梦幻泡影,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领悟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满江红.乙巳除夕立春仍用前韵二首·其二

父念儿耶,珠泪迸、溪流同涨。

屈指算、四时作客,三秋抱恙。

山左未寻周栎下,广陵且觅王贻上。

乍榴花、时节载愁还,堪谁饷。弱女嫁,罗衣漾。

诸弟隔,羁鸿唱。又匆匆去买,高邮雪酿。

寒夜才归阳羡棹,灯前拟试金焦杖。

向泉台、泣数一年间,飘零状。

(0)

簇水.春雪

有影无声,小楼一夜堆琼稷。

撒盐萦絮,舞遍天涯六出。

最爱轻松纤软,雅称红闺客。遮不住、空青帘翼。

春阴积。怪此际、晓寒何重,围红兽、偎窗隙。

楼前莫管,一任腾腾瑟瑟。

且瀹鲍家香茗,雪水倾来白。

红日照、消入一池深碧。

(0)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二汜人

湘中蛟娣号汜人,楚天冉冉红罗巾。

一钩晓月洛桥下,风光冶丽偏相亲。

别来愁绪纷难理,鄂渚微波嬉上巳。

烟裙雾鬓惊淼茫,画舻回首人千里。千里。湘中水。

江面微风翻绣被。轻别玉娥归去矣。

泪滴龙堂青绮。十年重遘蛟宫娣。愁绝楚天上巳。

(0)

庆清朝.春光明媚,抚景怀人,偶成此解

新柳搓烟,暖风熨草,东皇著意安排。

莺啼燕语小园,红紫催开。

又是花朝近也,秋千双索影徘徊。

轻尘外,谁家冶伴,戏蝶归来。

惆怅琐窗朱户,自挂帆人去,蛛网尘埃。

眉山一角,翠颦多少愁怀。

向晚薄寒料峭,半帘疏雨润苍苔。

凝情处,栏杆十二,敲遍鸾钗。

(0)

点绛唇.题铁峰妹画麻姑

水佩风鬟,挥毫人亦餐仙露。绡衣曳雾。

貌出瑶池侣。一水盈盈,远似蓬莱路。披图处。

迷津可渡。我欲乘槎去。

(0)

玉蝴蝶.舟中

载著万千离思,几声柔橹,一片飞花。

昨梦团圞,灯火犹照还家。

隔迢递、几行烟树,同落泊、几点昏鸦。恨添些。

池塘芳草,从此天涯。堪嗟。

辞巢燕子,随春归去,身似浮楂。

遥听烟中人语,去路还赊。

更何方、绿杨桥畔,声隐约、低按红牙。却憎它。

蓬窗商妇,还弄琵琶。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