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东下海氛消,马度岷山气转骄。
云阵三千横太乙,将军十八数嫖姚。
功书大幕劳分虎,技折中原惯落雕。
万里威名寒漠朔,望悬双帜倚天摇。
扬帆东下海氛消,马度岷山气转骄。
云阵三千横太乙,将军十八数嫖姚。
功书大幕劳分虎,技折中原惯落雕。
万里威名寒漠朔,望悬双帜倚天摇。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将领在对日本作战中的英勇表现与赫赫战功。首句“扬帆东下海氛消”,开篇即以壮阔的航海场景展现,象征着军队的远征与决心。接着,“马度岷山气转骄”则通过地理转移,暗示了战场的转换与士气的提升。
“云阵三千横太乙,将军十八数嫖姚”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战场上的士兵比作云阵,气势磅礴;同时,将军的勇猛与智谋被比作历史上的名将嫖姚校尉,强调了人物的非凡成就。
“功书大幕劳分虎,技折中原惯落雕”进一步展示了将领的军事才能和战斗经验,无论是面对敌军还是在中原地区,都能展现出高超的战术与技巧。
最后,“万里威名寒漠朔,望悬双帜倚天摇”两句,总结了整个战役的影响与结果,不仅在遥远的北方留下了威名,还悬挂着胜利的旗帜,随风摇曳,象征着胜利的荣耀与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和对将领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明代军队的英勇与辉煌,充满了豪迈与自豪的情感色彩。
君今去怀县,空复忆河阳。
吏隐流风在,閒居作赋长。
朔徭看始化,越鸟讶俱翔。
天接扶桑外,人行八桂乡。
壮怀经马柱,客思渡熊湘。
春树谁家雉,秋田何处蝗。
岭云朝似雾,江月夜如霜。
和璧终当识,牙琴且莫忘。
有时还结绶,昨日共挥觞。
会待尚书履,飞飞入建章。
二兄并西署,而我独南行。
已报吴中急,空传邺下兵。
楼船秋战罢,庙议日何成。
向夕辞燕阙,新闻隔凤城。
逢人愧奔走,世事叹纷更。
洛浦疑留佩,沧浪且濯缨。
无家还入海,有友未归京。
阻绝干戈际,蹉跎岁月情。
乱离亲定否,迁转俗相轻。
旧日惟吴季,闻风抵顾生。
比邻能再卜,车盖定须倾。
倘遇衡阳雁,为烦一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