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峰缺处望亭台,石室金堂为客开。
坐见野云从地起,卧闻山雨到窗来。
秋声飒沓惊涛汹,瞑色巃嵷远壑哀。
自笑诗人能好事,连宵抱被宿崔嵬。
攒峰缺处望亭台,石室金堂为客开。
坐见野云从地起,卧闻山雨到窗来。
秋声飒沓惊涛汹,瞑色巃嵷远壑哀。
自笑诗人能好事,连宵抱被宿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樊都尉翠微山庄时所见所感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联“攒峰缺处望亭台,石室金堂为客开”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在群峰之间,诗人抬头远眺,只见亭台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而山庄内石室金堂的大门也为他敞开,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亲切的氛围。
颔联“坐见野云从地起,卧闻山雨到窗来”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山庄内外的自然景象。坐在室内,诗人目睹野云从地面升起,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躺在床上,窗外山雨淅沥,声声入耳,更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
颈联“秋声飒沓惊涛汹,瞑色巃嵷远壑哀”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秋风呼啸,如同惊涛骇浪,令人感到震撼;而暮色苍茫,远处山谷传来哀鸣,既有凄凉之感,也蕴含着深远的意境。
尾联“自笑诗人能好事,连宵抱被宿崔嵬”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调侃与感慨。在如此壮丽的山水间连宿数夜,诗人不禁自嘲,但这种行为恰恰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朝寻白鹅山,夕次层岩曲。
中虚谷窈窕,一水流其腹。
澄渟注渊奫,冬夏不盈缩。
初疑有神物,毛骨森戚促。
魂惊不敢吐,发腻不敢沐。
跨梁怛临深,矧敢濯余足。
闻昔宅秘怪,蒙鸿状河渎。
黄昏嘷猩鼯,正昼飞蝙蝠。
豚肩走巫觋,歌舞神所欲。
寻幽到其趾,精爽戒托宿。
张公熙宁初,曾是舒幽独。
镌题百许字,焕烂夺人目。
几呵护守严,百魅不敢触。
往往风雨夜,啾啾鬼神哭。
乃知正直士,所至即蒙福。
往时元次山,今日蒋颖叔。
或镵阳华铭,或刻舜祠录。
与公成三人,万代仰高躅。
因书岩石间,聊用美淇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