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摧靡草,佻习厌陈人。
斔斛全无较,吴蚕未见珍。
肆狂呼五白,禳病叫三神。
生聚如萍梗,何妨作酒民。
劲风摧靡草,佻习厌陈人。
斔斛全无较,吴蚕未见珍。
肆狂呼五白,禳病叫三神。
生聚如萍梗,何妨作酒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劲风摧折草木,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力量。"佻习厌陈人"暗指社会风气对旧有的习俗和人物产生厌倦,反映出诗人对时事的观察和批判。接下来的诗句提到人们不再计较斛斗之微,可能暗示了世态的淡泊或物资的匮乏;吴蚕未见珍,可能反映了蚕丝业的衰落。
诗中"肆狂呼五白,禳病叫三神"描绘了人们在应对疾病时的迷信行为,反映出民间风俗的另一面。"生聚如萍梗"比喻人们的生活动荡不定,如同浮萍随水漂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艰难。最后,诗人以"何妨作酒民"收尾,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借酒消愁的人生态度,体现出在困境中的豁达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寓言式地揭示了社会变迁、人生无常以及人们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清朝文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审美观。
青衿嗟不第,投笔去从军。
匕首吹毛锷,刀唇偃月文。
行穿虎豹窟,直入犬羊群。
聚米知筹略,摩丸立解纷。
醉毫时墨盾,战血每殷群。
眦为报仇裂,眉如画策分。
挥戈回鲁日,唾手拾燕云。
倚马曾飞檄,图麟矢竖勋。
叶繻今再见,缓带昔徒闻。
笑我毛锥子,年来倦欲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