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竹妨当门,乞花种满园。
未能醒蝶梦,差自解禽言。
徙竹妨当门,乞花种满园。
未能醒蝶梦,差自解禽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闭关时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韵味。
首句“徙竹妨当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移竹以通路的情景,竹子原本是自然生长,却因妨碍了门户的通行而被移走,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也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秩序的重视。
次句“乞花种满园”,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他不仅移走了碍眼的竹子,还请求种植花朵,让整个园子充满生机与色彩。这种行为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接下来的“未能醒蝶梦”,可能是指诗人虽然身处自然之中,但内心仍有着对美好梦境的追求与向往,如同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自由自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虽处现实,但心中仍有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最后一句“差自解禽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似乎能够理解鸟儿的语言,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通过与自然界的对话,诗人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平静与满足,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移竹、种花、醒蝶梦、解禽言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夜来深雪前村路,应是早梅初绽。
故人赠我,江头春信,南枝向暖。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明溪浅。
向亭边驿畔,行人立马,频回首、空肠断。
别有玉溪仙馆。
寿阳人、初匀妆面。
天教占了,百花头上,和羹未晚。
最是关情处,高楼上、一声羌管。
仗谁人向道,何如留取,倚朱栏看。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