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作越来溪上梦,潮声夜打浙东城。
春花春柳皆他日,羽檄羽书悲此生。
戍火摇烟低片月,归鸿掠浦警三更。
堂堂岁月相欺得,明镜新添雪几茎。
正作越来溪上梦,潮声夜打浙东城。
春花春柳皆他日,羽檄羽书悲此生。
戍火摇烟低片月,归鸿掠浦警三更。
堂堂岁月相欺得,明镜新添雪几茎。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动荡时期所作,以"仿昭代诸家体"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感慨。诗人正在溪边梦境中,却被潮水拍打着浙东城的声音唤醒,这潮声仿佛象征着现实的战乱与不安。他感叹春花春柳的美好转瞬即逝,如同未来的不确定,而羽檄羽书的紧急军情则让他感到人生的无常与悲凉。
戍火在夜色中摇曳,映照着低垂的月影,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归鸿掠过河岸,报时三更,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孤独的感触。他自嘲地说,岁月堂堂,却无情地在他头上增添白发,如同明镜中的新雪,揭示了生命的衰老和世事变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王夫之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双双燕子语雕梁。骂檀郎。惜檀郎。
绕槛千条,绿处是垂杨。
人又不来春又去,山枕上,泪如丝,暗断肠。
一朝一朝望远乡。叶易黄。鬓易霜。
宵来一信,关门外、大破西羌。
沙场万里,禽贼并禽王。
准拟铙歌齐奏凯,乞便道,过燕支,取助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