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通判喻郎中·其一》
《送通判喻郎中·其一》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晴霞照西城,漠漠卷宿雾。

高空缭危磴,此乃君去路。

吴蜀向万里,上马初一步。

莫言道途远,况已嗟久寓。

今兹有行色,便可到北固。

长亭聊把手,几日更逢遇。

不敢醉君酒,君意实急遽。

惟是送君心,相随亦东骛。

(0)
翻译
晴朗的朝霞照亮了西城,淡淡的雾气开始消散。
高高的山路曲折危险,这就是你要走的道路。
你即将前往万里之外的吴蜀之地,刚刚跨上马的第一步。
别说路途遥远,更何况你已经长久客居于此。
今日你即将启程,很快就能到达北固。
在长亭暂作告别,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遇。
我不会让你喝醉,因为你的行程实在匆忙。
但我心中的送别之情,会一路跟随你向东而去。
注释
晴霞:明亮的朝霞。
漠漠:形容雾气浓厚。
危磴:陡峭的山路。
君去路:你的旅程。
吴蜀:古代两个地区,这里指远方。
行色:出行的准备或样子。
北固:地名,可能指北方的防御要塞。
长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急遽:匆忙,紧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场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惆怅。开篇“晴霞照西城,漠漠卷宿雾”,营造出一幅清新而又有些许迷离的画面,既有天气的明朗,也透露出一丝离别的朦胧。

接下来的“高空缭危磴,此乃君去路”则是对即将远行之人的送别,诗人通过高峻险阻的道路,象征着友人前路的艰难与挑战。紧接着,“吴蜀向万里,上马初一步”,不仅展示了行程的遥远,更凸显了出发时刻的重要性。

“莫言道途远,况已嗟久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担忧,同时也透露出对长时间离别的无奈。而“今兹有行色,便可到北固”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期盼。

“长亭聊把手,几日更逢遇”中的“长亭”常被用来作为送别之地的象征,这里诗人与友人在长亭相见,相互把手,是对彼此深情厚谊的一种表达。然而紧接着,“不敢醉君酒,君意实急遽”却表现出一种无奈,即便是饮酒送别,也只能是短暂的放松,因为友人的行程紧迫。

最后,“惟是送君心,相随亦东骛”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使不能长久陪伴,但内心中的祝愿与思念会一直跟随着友人。这里的“东骛”暗指友人的身影渐行渐远,而诗人的心却始终如一,送君千里,情深意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的心情交织。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岭南送使二首·其二

万里投荒裔,来时不见亲。

一朝成白首,看取报家人。

(0)

同赵侍御望归舟

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风船。

(0)

万国见清道,一身成白头。

此地荣辱盛,岂宜山中人。

椿儿绕树春园里,桂子寻花夜月中。

一身扶杖二儿随。夏雨莲苞破,秋风桂子彫。

杜鹃花发杜鹃叫,乌臼花生乌臼啼。

茶风无奈笔,酒秃不胜簪。

(0)

题造微禅师院

夜香闻偈后,岑寂掩双扉。

照竹灯和雪,穿云月到衣。

草堂疏磬断,江寺故人稀。

唯忆江南雨,春风独鸟归。

(0)

答僧赠柱杖

千回掌上横,珍重远方情。

客问何人与,闽僧寄一茎。

画空疑未决,卓地计初成。

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轻。

(0)

送曾黯游夔州

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

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

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

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