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曾黯游夔州》
《送曾黯游夔州》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

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

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

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éngànyóukuízhōu
táng / zhāng

yuǎnkuízhōucéngyànlián
xiàláiqiānxiátiáotiān

shùqiūfānshàngtānshēngzhěnqián
kānzhèngwēibǎizhàngbànshāndiān

翻译
距离夔州的道路不远,层层波浪连接着险恶的滟滪堆。
从高处俯瞰,千里峡谷尽收眼底,如同一条通往天际的通道。
秋天的树影映在航行的船上,夜晚的滩头涛声在枕边回荡。
在这危险的边缘,身处百丈悬崖半山腰,令人难以承受。
注释
夔州路:指夔州的道路。
层波:层层叠叠的波浪。
滟滪:长江三峡中的险滩。
千里峡:形容长江三峡的长度。
一条天:形容江面宽广仿佛通向天空。
秋帆:秋季的船只。
滩声:江滩上的水声。
危侧:危险的边缘。
百丈:极言高度。
半山颠:半山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夔州的壮丽景象,通过对山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开篇“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生动地勾勒出了夔州附近蜿蜒曲折的河流与连绵不断的山峦。

“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则是对长江三峡之一的夔峡的描写,诗人以宏大的画面表达了大自然的壮观和自己的感慨。"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中的“树色”指的是山上的树木在秋天染上了金黄色的叶子,而“滩声”则是水流撞击石岸发出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将读者带入诗人所处的环境之中。

最后两句“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则展现了夔州地区特有的地理特色——险峻的山峰。"何堪"表达了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惊叹和赞美,而“百丈半山颠”则具体描写了山势之险。

整首诗通过对夔州自然风光的细致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送别时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渔曲·其一

霜肥螺有柱,月满蟹多黄。

一棹将童子,遥遥至海塘。

(0)

乌蛮滩谣·其四

铜柱不妨折,折则交夷灭。

铁船不可浮,浮则横人愁。

(0)

送潘次耕太史·其一

莺脰银鱼蟹紫须,垂虹更有四腮鲈。

君归正及秋天爽,人去应同夜月孤。

众女自来谗宋玉,使君今复误罗敷。

相如病免风流甚,辞赋纷葩出酒垆。

(0)

哭从兄泰士·其八

时命哀无及,平生泪在兹。

求仁商士志,争义楚臣辞。

子舍魂长绕,天形化未知。

清宵应入梦,语我夜台悲。

(0)

菊·其二

未敢违霜露,宜寒故晚开。

重阳嫌太早,白雁莫相催。

冉冉辞秋草,依依有早梅。

炎方无月令,嗟汝后时才。

(0)

至云路村作

最怜幽绝处,村落数家通。

犬吠竹声里,鸡鸣茅屋中。

采茶山下妇,伐木荷锄翁。

何事避秦去,居然人外踪。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