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肥螺有柱,月满蟹多黄。
一棹将童子,遥遥至海塘。
霜肥螺有柱,月满蟹多黄。
一棹将童子,遥遥至海塘。
这首诗描绘了渔人生活的一幕,充满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之美。首句“霜肥螺有柱”,霜降时节,螺壳因霜而显得更加饱满肥美,仿佛每一颗螺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暗示着渔人的收获丰富。次句“月满蟹多黄”,满月之夜,螃蟹体内黄满盈溢,象征着丰收与富足,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后两句“一棹将童子,遥遥至海塘”,描述了一位渔人带着孩子,划着小舟,穿越广阔海洋,最终抵达海边防波堤的情景。这一画面既展现了渔人生活的艰辛与勤劳,也蕴含了对家庭温暖与亲情的深情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勾勒,展现了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片海域的宁静与生机。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
行听雨濛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
力辞大政勋方著,均佚琳宫道益深。
北阙嘉猷常简在,东山春色寄幽寻。
半言夙契三乘偈,一噫何妨万窍音。
贱子抠衣陪下士,天游六凿已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