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凄冷山木悲,虎不敢啸鬼夜啼。
溪声暗绕苍苔路,翠羽丝毛寒不栖。
幽人此时楼上立,叶照松梢露珠泣。
有酒欲饮饮不成,月华缥缈烟光湿。
山风凄冷山木悲,虎不敢啸鬼夜啼。
溪声暗绕苍苔路,翠羽丝毛寒不栖。
幽人此时楼上立,叶照松梢露珠泣。
有酒欲饮饮不成,月华缥缈烟光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或初冬的山野景象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开篇“山风凄冷山木悲,虎不敢啸鬼夜啼”两句,营造出一种萧瑟、神秘而又略带恐怖氛围的环境,山风在空旷中吹拂,树木似乎也感受到这种秋日的悲凉。连虎兽都不敢发声,只有鬼哭狼嚎之声在夜幕中回荡,这种描写增添了诗中的阴郁气氛。
接下来的“溪声暗绕苍苔路,翠羽丝毛寒不栖”两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溪水的低语和苍苔覆盖的小路,都透露出一种冷清与荒凉。鸟儿因寒冷也不愿栖息,这里的“翠羽丝毛”形象生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
“幽人此时楼上立,叶照松梢露珠泣”两句,则将视角转移到诗人自身。诗人在高楼之上,感受着夜晚的寂静和秋天的凄凉。月光下,树叶投射到松枝上的影子,就像是一滴一滴的泪珠,这种形象化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情境的深切感受。
最后,“有酒欲饮饮不成,月华缥缈烟光湿”两句,表达了一种想要逃避现实却又无法如愿的情绪。酒是古人常用来消愁解闷的方式,但在这样的夜晚,即便是酒也似乎失去了它的慰藉作用。月光下,烟气弥漫,这里“缥缈”一词,用以形容月华和烟光的模糊与连绵,更添了一份无尽的感伤。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山野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现实的逃避欲望和无奈的情愫。
雁荡名山,蓉村胜境,天教装点东瓯。
有东西天柱,大小龙湫。
下临沧海如无地,疑大水、昼夜常浮。
笔峰长卓,石旂犹展,万古千秋。何日拂袖南游。
任穷探极览,未肯回头。直除非跨鹤,东访瀛洲。
海波清浅扬尘起,等閒见、石屋添筹。
此时方始,归来尽拚,敝了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