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娥文简孙,厥云陈恭人。
肃雍秉令德,弱笄四教敦。
惟膏不厌鲜,惟兰不厌芬。
冰清而玉映,来为君子嫔。
君子结大义,患难来方殷。
皇舅为邦家,战死未归魂。
羽林一孤儿,衰绖往从军。
妾身殊不幸,茕独当青春。
娥娥文简孙,厥云陈恭人。
肃雍秉令德,弱笄四教敦。
惟膏不厌鲜,惟兰不厌芬。
冰清而玉映,来为君子嫔。
君子结大义,患难来方殷。
皇舅为邦家,战死未归魂。
羽林一孤儿,衰绖往从军。
妾身殊不幸,茕独当青春。
这首挽诗《陈恭人挽诗(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陈恭人的女性,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与牺牲精神。
首句“娥娥文简孙,厥云陈恭人”开篇即点出陈恭人的身份,以“娥娥”形容其仪态端庄,“文简孙”则暗示其家族背景,为文简之孙女。“厥云”是语助词,此处用于强调陈恭人的名字。接下来的“肃雍秉令德,弱笄四教敦”赞扬了陈恭人品德高洁,即使在年轻时便已深谙礼仪之道,教导有方。
“惟膏不厌鲜,惟兰不厌芬”运用比喻手法,将陈恭人比作香膏与兰花,无论何时都不厌其新鲜与芳香,象征其品质高雅,不受时间与环境影响。接着“冰清而玉映,来为君子嫔”进一步赞美陈恭人如同冰清玉洁,成为君子的佳偶,强调其人格魅力与婚姻的美满。
后半部分转而描述陈恭人面对丈夫战死的不幸命运,独自面对青春岁月的孤独。特别是“君子结大义,患难来方殷”一句,既表达了对陈恭人丈夫忠诚与勇敢的敬佩,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最后“皇舅为邦家,战死未归魂。羽林一孤儿,衰绖往从军”描绘了丈夫为国捐躯的情景,以及陈恭人面对孤儿的困境,展现了她坚强与无私的一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歌颂了陈恭人的美德与牺牲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角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屈大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之美与时代之痛,使得这首挽诗成为了研究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社会风貌与女性形象的重要文献。
今日复何日,欢动楚江滨。
紫泥来自天上,优诏起元臣。
想见傅岩梦断,记得金瓯名在,却念佩兰人。
永昼通明殿,曾听话经纶。
促归装,趋北阙,觐严宸。
玉阶陈迹如故,天笑一番新。
好借食间前箸,尽吐胸中奇计,指顾静烟尘。
九万云霄路,飞走趁新春。
楚乡菰黍初尝,马蹄偶踏扬州路。
莼丝向老,江鲈堪脍,催人归去。
秋气萧骚,月华如洗,一天风露。
望重重烟水,吴淞万顷,曾约旧时鸥鹭。
惆怅别离无奈,整孤帆、依然回顾。
玉龙节底,故人情重,欲行犹驻。
敛散功多,澄清志遂,好回高步。
看归鞍稳上,文鸳班里,五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