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二》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林则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

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

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

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名为《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以“尺书”开篇,暗示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内容关乎秋季的汴堤景象,引发深沉的叹息,感叹洪水泛滥,影响到了六个州县。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颔联“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情感。鸿雁哀鸣,鱼龙在城头嬉戏,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鸿雁的哀鸣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而鱼龙的“骄舞”则可能寓意着某些势力的得意忘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颈联“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局的忧虑。决塞宣房费指的是治理黄河水患的费用巨大,而“军储仰屋愁”则表明军粮储备紧张,民生艰难。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财政困难和军事压力的深切关注。

尾联“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平与安定的渴望。在经历了动荡之后,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安宁的日子。诗人倚靠在仲宣楼旁,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时局的无奈和忧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林则徐

林则徐
朝代:清   字:元抚   籍贯:晚号俟村老   生辰: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猜你喜欢

茶磨

韫质他山带玉挥,乾旋坤载妙玄机。

转时隐隐海风起,落处纷纷春雪飞。

圆体外通常不碍,贞心中立动无违。

世间多少槐安梦,信手频推为解围。

(0)

山家

一片青山水四围,家家有竹护柴扉。

养成猿鹤通人语,放去牛羊识路归。

紫蕨甘肥轻鼎味,绿蓑安稳胜朝衣。

浮云遮断人间事,浪说桃源今世稀。

(0)

浮屠

乞食古为耻,浮屠名自修。

黎明抱应器,禺中饫乾糇。

果腹固其愿,之墦非所羞。

歉歉常不足,遑遑兹有求。

素饱聊安坐,调饥复来游。

顾尔殊灵辄,翳桑何用酬。

(0)

送高记室广州幕

楚国王孙后,梁台赋客贤。

贪磨盾鼻檄,重冠玳簪筵。

去路南溟地,离魂北斗天。

庾鲑三种嫩,虞璧一双鲜。

飓影风争怒,珠胎月对圆。

慎持斋疾意,密启伫详延。

(0)

对白发自感寄扬州

四十还添四,颠华镊更新。

应从多病日,遂作始衰人。

毁积方销骨,经穷先腐唇。

竟谁怜种种,由此到谆谆。

轩冕间关路,风波蹭蹬身。

兄今又过二,何术耐萧辰。

(0)

腊后书所见

北斗边城春柄回,闰年飘縠占馀灰。

鼓声催遍江南草,驿路传残陇首梅。

寒日已高犹沆漭,薄云无待故徘徊。

何郎素忆惭杯杓,强欲乘閒拨冻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