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炎氛息,空庭爽气浮。
斗杓初北指,河汉欲西流。
竹卧横侵榻,萤飞径过楼。
坦然无俗累,自觉兴优游。
月出炎氛息,空庭爽气浮。
斗杓初北指,河汉欲西流。
竹卧横侵榻,萤飞径过楼。
坦然无俗累,自觉兴优游。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露坐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首句“月出炎氛息”,开篇即点明了月光的降临,消解了白日的炎热,营造出一种清凉舒爽的氛围。接着,“空庭爽气浮”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静与凉爽,庭院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斗杓初北指,河汉欲西流”两句,运用了天文现象来增添诗的意境。北斗星开始指向北方,银河似乎也渐渐向西方流淌,这些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不仅增加了时间的流转感,也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时间的推移。
“竹卧横侵榻,萤飞径过楼”描绘了月光下竹影婆娑、萤火虫轻盈飞舞的景象。竹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生动,仿佛直接延伸至床榻之上;而萤火虫则在空中自由穿梭,穿过楼宇,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和生机。
最后,“坦然无俗累,自觉兴优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这样的月夜露坐中,诗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感到身心愉悦,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月夜露坐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心灵状态,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幽栖身懒动,邃庭悄、日偏长。
甚不隐山林,不喧车马,不断生香。
澄心淡然止水,笑东风、引得落花忙。
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徜徉。净几明窗。
穿窈窕、染芬芳。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
争似重门昼掩,自看生意池塘。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