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妒佳月》。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借助对明月的赞美和对狂云的不满,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以及对人世间真挚友谊的向往。
诗中“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狂妄的乌云嫉妒明亮的好月,将其遮掩,怒气冲冲地横扫千里。接着,“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则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云黑的谴责,月亮宽容地接受一切,不以云的污损而生嗔怒。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一句,引出了一个神秘的仙人形象,这位仙人邀请了三个朋友共饮。这里的“三客”可能是指诗人的好友或志同道合之士,而这次聚会显然因某种原因未能成行。
接下来的几句,“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诗中的“风伯”可能是苏轼心中理想的友人形象,而这位风伯今晚未能如约而至,让诗人感到失望和担心。
最后,“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数句,则描写了诗人在月下静坐的景象,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黄金盘代表明亮如镜的心境,玉绳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玉露洗净了秋夜的寂寞,而浩瀚的玻璃盏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与云黑的对比,以及对朋友聚会和思念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他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白发无端苦见寻,十年孤负醉花阴。
可怜独鹤轻浮海,未及昏鸦日伴林。
天末醉眠千岭寂,江南梦绕五云深。
一杯遥祝慈闱寿,松柏长春共有心。
潇水东来北流去,宛宛山城挟江住。
城中万瓦蔽雄观,江外千岩自幽趣。
朝阳近止潇之西,系舸扪苔上石蹊。
翠壁划开光黤湛,高萝垂覆绿冥迷。
排岩闯水飞栏出,挂插洄潭老蛟脊。
浑疑海蜃喷珠宫,复讶楼船褰绣帟。
鸣鸾佩玉不须论,西雨南云手覆翻。
寄语子牟来独夜,试看天阙瑞霞暾。
桂水无情日夜东,空馀丹旐溯西风。
一经不负门闾望,五鼎端宜馈祀丰。
茂渥出纶观有炜,芳徽勒石播何穷。
遥知祖送诗千首,挽铎声悲大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