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太孺人》
《挽李太孺人》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桂水无情日夜东,空馀丹旐溯西风。

一经不负门闾望,五鼎端宜馈祀丰。

茂渥出纶观有炜,芳徽勒石播何穷。

遥知祖送诗千首,挽铎声悲大队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tàirén
sòng / yín

guìshuǐqíngdōngkōngdānzhào西fēng

jīngménwàngdǐngduānkuìfēng

màochūlúnguānyǒuwěifānghuīshíqióng

yáozhīsòngshīqiānshǒuwǎnduóshēngbēiduìzhōng

注释
桂水:指桂江,古代常用以象征忠诚或哀思。
丹旐:红色的丧幡,表示丧事。
门闾:家乡,家族。
五鼎:古代祭祀时用的五种不同规格的鼎,象征丰盛。
茂渥:深厚的恩泽。
勒石:刻碑铭记。
挽铎:丧钟,用于吊唁。
大队:送葬队伍。
翻译
桂水不理会日夜东流,只留下红色丧幡逆风飘摇。
无论何时都不辜负家乡的期待,丰盛的祭品适合用于祭祀。
恩泽如繁星,表彰功绩的碑文光彩夺目,流传无尽。
遥想远方,亲人必定写下千首挽歌,悲伤的丧钟声在送葬队伍中回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悼念其故去的李太孺人的挽诗。诗人以桂水东流寓言时光无情,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哀思。"丹旐溯西风"描绘了丧事队伍在秋风中行进的场景,显示出对亡者的尊重和怀念。

"一经不负门闾望",意指李太孺人生前对家庭教诲有方,受到家人尊敬;"五鼎端宜馈祀丰"则表达了对她的丰功伟绩和祭祀礼仪的重视。"茂渥出纶观有炜",赞誉她德行出众,如同光彩照人的纶巾,"芳徽勒石播何穷"则象征她的美德将永载史册,流传后世。

最后两句"遥知祖送诗千首,挽铎声悲大队中",通过想象亲友们的挽歌和悲痛的丧葬队伍,进一步渲染了哀悼之情,体现出对李太孺人深深的哀悼和对她生前才情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胡寅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山居十首·其七

有客篮舆破早霜,寻僧访道意偏长。

逢人但问葛洪子,觌面难酬粉署郎。

衰柳几时曾浅碧,寒花今日且深黄。

青山白水看容易,猿叫阴风送夕阳。

(0)

金陵怀古

建业楼台烟树微,苍茫天堑雁斜飞。

大江南北谁能限,西浦神仙愿已违。

昔日顾荣轻白羽,当时王道重乌衣。

方山日夜长如此,淮上千年古帝畿。

(0)

丹霞诗十二首.与诸衲绕海螺山脚二首·其十

奇山怪岫赴螺城,欲注南湖浸未成。

突屼洪崖插汉立,森罗列嶂拥云横。

火龙暗度千寻壑,丹凤高昂万里程。

拟挈乱崚归上界,先教人向别峰行。

(0)

上华首台

不到罗浮已十年,登台松柏望苍然。

幢幡曾绕一人后,堂构空惭七众先。

旧植菩提堪荫月,新移石磴尚闻泉。

峰头老少疑残梦,泪逐西风落枕边。

(0)

庚寅除夕

一帘灯火坐残更,百岁曾无此夕情。

忍见新燐流大漠,不闻归客向孤城。

痴心且逐今宵尽,活计从他后日生。

收拾瓮头黄叶乱,悔教身世赚浮名。

(0)

喜光半入山

萧条瓢笠出严城,破寺相寻物外情。

笑我溪流黄叶乱,赚谁谷口白云轻。

十年有梦山何在,深树无人雁过声。

莫是秋原戎马急,却教白发闭门生。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