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楼台烟树微,苍茫天堑雁斜飞。
大江南北谁能限,西浦神仙愿已违。
昔日顾荣轻白羽,当时王道重乌衣。
方山日夜长如此,淮上千年古帝畿。
建业楼台烟树微,苍茫天堑雁斜飞。
大江南北谁能限,西浦神仙愿已违。
昔日顾荣轻白羽,当时王道重乌衣。
方山日夜长如此,淮上千年古帝畿。
这首《金陵怀古》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首联“建业楼台烟树微,苍茫天堑雁斜飞”,开篇即以金陵的楼台、烟树、天堑和雁群为意象,营造出一种辽远而苍茫的意境。建业是金陵的古称,楼台烟树描绘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而“烟树微”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迁。天堑指的是长江,雁斜飞则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两者共同构成了时空流转的画面。
颔联“大江南北谁能限,西浦神仙愿已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大江指的是长江,南北限指的是一种界限或分隔,暗示着历史上的种种限制和隔阂。西浦神仙愿已违,则暗含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
颈联“昔日顾荣轻白羽,当时王道重乌衣”,通过历史人物顾荣和乌衣巷的典故,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不同。顾荣轻白羽可能是指其轻视权势,追求自由;乌衣巷则是东晋时期贵族聚居之地,重乌衣则反映了对权力和地位的重视。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尾联“方山日夜长如此,淮上千年古帝畿”,将视角拉回到自然景观,方山日夜长如此,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不变,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形成对比。淮上千年古帝畿则点明了金陵作为古代帝王都城的历史地位,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及其周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与自然永恒之间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明辉煌与现代现实落差的感慨。
王郎身如椰子大,胸蟠万卷犹能载。
少年著足名利场,归来卜筑红尘外。
太虚为室月为烛,四海诸公常所会。
穷阎陋室天下贵,驽奴丰车多覆败。
坐收浮念得此生,如鍊真金岂常坏。
是中本自无亏成,坏与不坏亦何在。
请君直下赋一言,要识所存当默解。
山西老将尚童颜,曾臂红旗到贺兰。
今日樽前惆怅别,梨花风雨一枝寒。
揆日奉明诏,班春出孤城。
和风递鼓鼙,细雨迷旆旌。
渺渺度阡陌,溪山照人明。
幽花不孤芳,好鸟相应鸣。
陇麦已争秀,畦秧亦微萌。
食新知有期,及我凋瘵氓。
古寺依绝壁,林端列飞甍。
残僧四五人,静若无所营。
石室广百肘,嵌空自天成。
泉甘与茶宜,就挹岩下清。
伏槛肆遐瞩,归云入檐楹。
数农前致辞,貌野意则诚。
兹幸枉冠盖,使君岂无情。
频年苦饥虚,奚用恤此生。
守昔在闾里,先畴每躬耕。
起家三绝馀,谬忝符竹荣。
无术布宽大,低头愧鳏茕。
愿言同抚绥,永绝愁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