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踏破白云层,石磴迢迢几度登。
一局残棋看未足,不知尘世似风灯。
芒鞋踏破白云层,石磴迢迢几度登。
一局残棋看未足,不知尘世似风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跋涉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首句“芒鞋踏破白云层”以“芒鞋”这一传统登山工具,形象地表现了行者的坚韧与执着,而“踏破白云层”则赋予了这一过程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行者穿越了寻常的物质世界,达到了某种精神的彼岸。
接着,“石磴迢迢几度登”一句,通过“石磴”和“迢迢”的连用,不仅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漫长,也暗示了行者内心的坚定与不屈。这里的“几度登”既是对登山次数的强调,也是对行者坚持不懈精神的赞颂。
“一局残棋看未足”则巧妙地将登山的体验与棋局的思考相联系,棋局的“残”暗示了旅途的未完待续,而“看未足”则表达了行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仿佛每一步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每一次攀登都可能带来新的发现。
最后,“不知尘世似风灯”一句,以“风灯”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短暂与虚幻的认识。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在追求精神超越的过程中,对物质世界的浮华与短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燕燕飞,入翠微。越罗为君裳,齐纨为君衣。
披香殿里双宿栖,茅次旧垒生光辉。
张公子,来击鼓。按红牙,歌金缕。
一曲阳春掌中舞,弱佩随风坠鸣雨。
君王为尔金刻栌,可怜窠成不将雏。
腐木作柱能几时,栋焚火灭犹未知。
废昭台,徙长信。前雉雊,后星陨。恼乱春心君莫问。
锦衾夜夜裹宫奴,温乡老人朝不苏。
世路多窘迫,旷然同众趋。
发步未成矩,榛棘已盈涂。
行人笑蹩躠,自顾益踌躇。
暂得美荫息,似欲忘其躯。
岂敢厌纷浊,颇能遂疏愚。
乃知佩明月,不如服草珠。
虽有万金鼎,所安在陶盂。
至德贵愔翳,皂白始兴诛。
珍重广成诀,静看鸡与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