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春多雨,偶晴图画开。
竹边朱户启,花下美人来。
高柳藏歌榭,新莺过吹台。
近郊山更好,苍紫竞崔嵬。
江国春多雨,偶晴图画开。
竹边朱户启,花下美人来。
高柳藏歌榭,新莺过吹台。
近郊山更好,苍紫竞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雨后初晴之景,细腻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江国春多雨,偶晴图画开”以“江国”点明地点,即江南水乡,春日里雨水丰沛,而偶尔的晴天则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清新明媚。接下来,“竹边朱户启,花下美人来”两句,通过竹林与朱门的映衬,以及美人在花下的生动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竹子的青翠与朱门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美人的出现更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高柳藏歌榭,新莺过吹台”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高大的柳树掩映着歌榭,新莺在空中飞过,吹台可能是观赏风景或听音乐的地方,这一景象充满了春天的欢愉与生机。最后,“近郊山更好,苍紫竞崔嵬”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苍紫色的山峰竞相高耸,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日雨后初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深深喜爱。
老凤高栖雏凤飞,山林钟鼎各相宜。
出门马首亭亭去,敛板胸中落落奇。
颇忆浊醪过我夜,正愁碧草送君时。
如何数日中年味,恰是今朝闻子规。
前年吴兴雪三尺,街头十日无行迹。
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万顷镕银色。
腐儒冻死但长哦,男呻女吟空四壁。
去年强邻窥淮淝,铁马成群来塞北。
将军授钺横雕戈,雪满弓韬对勍敌。
捷书夜到甘泉宫,玉靶角弓自天锡。
已观积甲熊耳齐,坐觉洗兵天河窄。
今年腊尽寓东瓯,地接炎方少三白。
梅梢柳眼漏泄春,笋茁兰芽遽堪摘。
冬深未省见冰霜,挟纩无施况狐腋。
朝来北风吹石裂,海气岚烟乱山碧。
遐想瑞叶舞层霄,剪裁不费造化力。
丰年一饱戴君恩,比屋千家消疠疫。
长江远近要舒发,深恐阳骄无宿麦。
徒披鹤氅怀兔园,速遣祥霙慰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