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姚处士归亳州》
《送姚处士归亳州》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

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

明王下徵诏,应就碧峰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ochùshìguīzhōu
táng / liúrén

báiháiqiáobiéhuí
shǒuchuítīnglèihuāluòdàibēi

shíxúnzhīshúcháiményǒu鹿lái
míngwángxiàzhēngzhàoyìngjiùfēngkāi

翻译
穿着破旧麻衣的白发人,从谯地归来告别弟弟。
低着头倾听音乐时流下了泪水,花瓣飘落期待着歌声入杯。
走在长满灵芝的石路上,看见柴门前有鹿悠然经过。
英明的君主颁布了征召令,他应当去那青翠山峰开启新的生活。
注释
白发:形容人的年老。
麻衣:粗糙的布衣,常指简朴的衣物。
还谯:回到谯地。
别弟:告别弟弟。
首垂:低头。
听乐:倾听音乐。
泪:眼泪。
花落:花瓣飘落。
待歌杯:等待歌声入杯。
石路:石头铺成的道路。
寻芝:寻找灵芝。
熟:成熟,这里指灵芝生长良好。
柴门:简陋的木门。
明王:英明的君主。
徵诏:皇帝的征召命令。
碧峰:青翠的山峰。
开:开启,开始新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开的场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白发麻衣破”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岁月沧桑,朋友可能经历了许多磨难。接着,“还谯别弟回”透露出朋友即将离去,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

在接下来的“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头发垂至耳旁,仿佛是在倾听远方的乐声,那些未曾唱出的歌谣,只能随着落花一起消逝。

而“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则是对朋友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石路代表艰辛,而寻找灵芝则象征着寻求长生不老和幸福的生活;柴门及鹿的形象,则给人一种清净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

最后,“明王下徵诏,应就碧峰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期许。明君的召唤象征着高贵的使命,而“应就碧峰开”则预示着朋友将迎接新的旅程,碧峰之开象征着美好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细腻描摹,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美好祝愿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招隐·其三

蹑尽山亭石径回,我心麋鹿自为媒。

老僧欲别云关外,何意朱衣送酒来。

(0)

丙寅春日

春迎东郭外,喜过小楼东。

天上璇玑转,人间锦绣丛。

碧山春酒绿,玄圃臈梅红。

忽忆金银胜,承恩出汉宫。

(0)

途中遣德·其三

穷冬逢作客,落日易生愁。

蝗后成年欺,冰来滞水流。

驿楼荒里渡,朴舍远中求。

菊酒斟盈斝,河鱼上小舟。

(0)

招隐

遍游天下寺,招隐旧知名。

龙卧云犹湿,虎跑泉始清。

山松不改色,风竹自成声。

帝子今何在,荒台起暮情。

(0)

挽遇斋

若看高士传,寔获昔贤心。

人世随流水,泉台倚暮岑。

云封苍石湿,雨长白杨阴。

君亦能悬解,雍门一鼓琴。

(0)

赠谏议李一吾之任留都

北闱疏乞过南省,喜得司仍献纳存。

两地精忠悬日月,百年魂梦绕乾坤。

白云秋杪连青琐,芳草春深即故园。

回首明光曾补衮,尚馀封事耀君门。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