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樽前金屈卮,明朝晴雨有谁知。
飞觞欲向姮娥问,窃药何如将嫁时。
莫负樽前金屈卮,明朝晴雨有谁知。
飞觞欲向姮娥问,窃药何如将嫁时。
这首诗名为《十四夜月》,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浪漫情怀,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莫负樽前金屈卮”,以“金屈卮”这一酒器为载体,形象地描绘了宴饮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珍惜眼前时光、把握当下之意。接下来,“明朝晴雨有谁知”一句,通过询问明天天气如何,隐喻人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知性,引人深思。
“飞觞欲向姮娥问”中的“飞觞”意指举杯畅饮,而“姮娥”则是嫦娥的别称,此处借嫦娥之名,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窃药何如将嫁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以嫦娥偷食不死药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永恒、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婚姻或人生重大决定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心态。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嘉会能几时,倏忽悲路歧。
仆夫宛已驾,势复难久迟。
行行更携手,不忍便分离。
情怀千万端,欲语先歔欷。
歔欷复何言,泪下不自持。
仰视云中鸟,历历相随飞。
俯察渊中鱼,游泳同陂池。
况当甫脱难,与君新相知。
从此一分手,会面未有期。
人生感知己,岂但惜离卮。
何以写中怀,兴言寄新诗。
新诗情缱绻,音节怆以悲。
上言长相感,下言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