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尽》
《秋尽》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海门风急浪千寻,万里山河老衲心。

流水过桥红日落,古榕低岸白云阴。

相看独我知秋尽,徙倚同谁到夜深。

搔首碧天无限意,石寒林静雁声沉。

(0)
鉴赏

这首《秋尽》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联“海门风急浪千寻,万里山河老衲心”以海门的狂风巨浪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秋风的凛冽和波涛的汹涌,同时借“老衲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岁月流转、世事沧桑的感慨。

颔联“流水过桥红日落,古榕低岸白云阴”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流水潺潺,夕阳西下,红日即将隐没于地平线,而古榕树的枝叶在低垂的岸边投下阴影,与白云交织成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层次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美丽。

颈联“相看独我知秋尽,徙倚同谁到夜深”中,“相看独我知秋尽”一句,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出只有他能感受到秋天的终结,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洞察力。“徙倚同谁到夜深”则暗示了诗人独自漫步至深夜,与自然融为一体,寻找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尾联“搔首碧天无限意,石寒林静雁声沉”以“搔首”这一动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广阔天空时的思绪万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石寒林静雁声沉”则描绘了秋夜的寂静,寒石、静林与沉寂的雁声共同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朝天宫道士潘师正祭海岳南还

祀礼精诚格上旻,寰区海岳尽清芬。

圣文勒石来三晋,天使将香下五云。

午夜箫声青玉管,晴秋仙影紫霞裙。

明朝骑鹤蓬莱去,细录成功奏放勋。

(0)

于飞乐.索扇

想轻纨,初弃也,汉院初秋。早班姬、吹动新愁。

奈秋千,力倦后,香汗微流。

春中解佩,只消承、杨柳风柔。

唱舞衣,歌扇句,凝望云头。怎禁他、满月难镂。

问卿卿,将新箑,买向梁州。

寄来妆阁,写些儿、小字银钩。

(0)

浣溪沙.踏青·其一

翠浪生纹涨曲池。春深闺阁弄妆迟。

弓鞋罗袜踏青时。

鸦鬓轻分金缕缕,燕钗低飐玉差差。

杏花香雨细如丝。

(0)

雨中花.春梦

月冷红梨浑欲谢。没甚事、和衣睡罢。

宝帐灯明,翠屏香袅,已在花阴下。

独行小径心儿怕。遥望见、玉帘低挂。

寂静无人,分明有路,隔着秋千架。

(0)

如梦令.送春

病起忍将春送。弱草依花风动。

犹自泥残莺,不唤春回何用。如梦。如梦。

但觉翠颦增重。

(0)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五

清明节,何用皱眉头。

今日有花还有酒,此身无事便无愁。兀坐最高楼。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