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礼精诚格上旻,寰区海岳尽清芬。
圣文勒石来三晋,天使将香下五云。
午夜箫声青玉管,晴秋仙影紫霞裙。
明朝骑鹤蓬莱去,细录成功奏放勋。
祀礼精诚格上旻,寰区海岳尽清芬。
圣文勒石来三晋,天使将香下五云。
午夜箫声青玉管,晴秋仙影紫霞裙。
明朝骑鹤蓬莱去,细录成功奏放勋。
此诗《送朝天宫道士潘师正祭海岳南还》由明代诗人宋讷所作,描绘了道士潘师正前往海岳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与氛围。
首联“祀礼精诚格上旻,寰区海岳尽清芬”开篇即点明主题,祭祀之礼虔诚至极,能够感动上苍,使得整个世界和山川都弥漫着清新的香气。这里运用了“格上旻”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祭祀的虔诚与崇高。
颔联“圣文勒石来三晋,天使将香下五云”进一步展开画面,圣人的文字被刻在石头上,从三晋之地传来,而天使则带着香烟,从五彩祥云中降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祭祀的神圣与庄重,也暗示了道教信仰中的超自然力量与神灵的降临。
颈联“午夜箫声青玉管,晴秋仙影紫霞裙”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祭祀时的音乐与舞蹈。午夜时分,青玉制成的箫声悠扬,仿佛是仙乐飘渺;晴朗的秋天里,仙人的身影如同紫色的霞光般轻盈飘逸。这一联以音乐与舞蹈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而又庄重的气氛。
尾联“明朝骑鹤蓬莱去,细录成功奏放勋”则预示了道士祭海岳归来后的归隐生活。他将在明天骑着白鹤飞往蓬莱仙境,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并且详细记录下这次成功的祭祀活动,向世人展示其功绩。这一联既表达了对道士归隐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这次祭祀活动成功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道教信仰中的神圣、超自然与归隐生活的美好愿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宗教仪式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伯鸾未山栖,俯首愧贤孟。
一朝相告语,矫首谢三聘。
谢公卧东山,故有经纶兴。
夫人劝之仕,拥鼻作伧咏。
终然为时须,起揽晋国柄。
古人重行藏,二士聿有光。
吾志属有在,姑安此糟糠。
畏作亲友别,况复非中年。
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
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
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
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
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
上书苦哀祈,倾写志已虔。
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
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
共挽携手客,可忘曲肱眠。
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
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
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
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