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轻纨,初弃也,汉院初秋。早班姬、吹动新愁。
奈秋千,力倦后,香汗微流。
春中解佩,只消承、杨柳风柔。
唱舞衣,歌扇句,凝望云头。怎禁他、满月难镂。
问卿卿,将新箑,买向梁州。
寄来妆阁,写些儿、小字银钩。
想轻纨,初弃也,汉院初秋。早班姬、吹动新愁。
奈秋千,力倦后,香汗微流。
春中解佩,只消承、杨柳风柔。
唱舞衣,歌扇句,凝望云头。怎禁他、满月难镂。
问卿卿,将新箑,买向梁州。
寄来妆阁,写些儿、小字银钩。
这首《于飞乐·索扇》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董以宁所作。词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对扇子的思念与期待,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淡淡的哀愁。
开篇“想轻纨,初弃也,汉院初秋”,以轻纨(轻薄的丝织品)比喻女子的轻盈与美丽,暗示她如同初秋的景象一般清新脱俗,却在某个时刻被抛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接着“早班姬、吹动新愁”进一步点明女子内心的忧伤,仿佛初秋的凉风吹动了她心中的愁绪。
“奈秋千,力倦后,香汗微流”描述了女子在秋千上的情景,力尽之后,汗水微流,既表现了她的娇弱,也暗示了她情感的疲惫。接下来“春中解佩,只消承、杨柳风柔”则通过春日解佩(解下佩饰)的场景,表达了女子对温柔如杨柳春风的情感的向往和渴望。
“唱舞衣,歌扇句,凝望云头”描绘了女子穿着舞衣,手持歌扇,凝望云头的情景,既有舞蹈的优雅,又有对远方的思念,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盼。
最后,“怎禁他、满月难镂。问卿卿,将新箑,买向梁州。寄来妆阁,写些儿、小字银钩”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希望对方能寄来扇子,上面写上银钩般的小字,寄托着她的心意和思念。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扇子的思念,展现了女子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