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王炳之惠石香鼎》
《谢王炳之惠石香鼎》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

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

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

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wángbǐngzhīhuìshíxiāngdǐ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xūnxiǎoqǐndǐngzhìzhuóqínglán

xiāngrùnyúnshēngchǔyānmínghóngguànyán

cóngkōngchùrénxiàngtóucān

zhùtīngqiūshíduìtán

注释
薰炉:熏香炉。
宜:适宜。
小寝:小房间。
鼎制:精致的制作。
晴岚:晴天的山岚。
香润:香气滋润。
云生础:如云般在础石上生出。
烟明:袅袅烟雾。
虹贯岩:照亮岩壁。
法:佛法。
空处:虚无。
人向鼻头参:人们通过嗅觉领悟。
一炷:一支香。
秋雨:秋雨声。
何时许:何时能。
对谈:交谈。
翻译
熏香炉适合在小房间中使用,精致的制作仿佛能捕捉晴天的山岚气息。
香气滋润,如云般在础石上生出,袅袅烟雾照亮了洞穴般的岩壁。
佛法从虚无中显现,人们通过嗅觉来体验和领悟。
在倾听秋雨声中点燃一支香,不知何时能与你共此静思交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谢王炳之惠石香鼎》。诗中,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香鼎的精致与雅致。"薰炉宜小寝",暗示石香鼎适合在宁静的小环境中使用,烘托出其高雅的气息。"鼎制琢晴岚",形象地写出香鼎的工艺精湛,仿佛能捕捉到晴天山岚的韵味。

"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进一步描绘了香鼎燃烧时的景象,香气如云般缭绕,烟雾明亮如彩虹贯穿山岩,意境十分迷人。"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表达了香鼎散发出的不仅是香气,更是一种禅意和精神层面的体验,引人深思。

最后两句"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诗人借着点燃香鼎,聆听秋雨声,表达了对友人王炳之的深深感激之情,也寓含了期待与他共品香茗、交谈的心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石香鼎的形制之美,更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偶检箧笥得月山夜窗课数篇感赋二绝·其一

败蠹凋残倍黯然,挑灯和泪读遗编。

閒清书屋重回首,宿草寒烟十五年。

(0)

八里庄望山

平生不识西山路,望眼欣逢一霁颜。

两屐未穿幽磴险,孤峰遥接白云閒。

青松古寺来新雨,碧嶂晴□□□□。

□□□□□□□,□□□□□□□。

(0)

怀易堂次敬亭韵·其三

相逢频把袂,回首订交初。

燃絮供分韵,擘笺试较书。

豪呼春酒暖,小话夜窗虚。

依旧琴樽在,空劳叹索居。

(0)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驿路梅花香敞庐,为酬燕相夜缄书。

三更添盏随膏短,双目麻茶怨镜疏。

叔夜交情非绝物,香山老病久悬车。

如何拟作闲关客,翻似桓家幕下胥。

(0)

泛舟西湖

钱塘霸业已千秋,南渡江山习宴游。

明圣何因比西子,烟花不独让扬州。

神仙野衲三杯酒,迁客骚人一叶舟。

塔上夕阳堤畔月,流连不尽古今愁。

(0)

老鹄营巢为大风所摧

毛羽日摧残,营巢力正殚。

未遑三窟许,难得一枝安。

旅食秋风倦,孤鸣夜月寒。

鹪鹩应笑尔,绕树意盘桓。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